《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予作家帕慕克的评价是:“在寻找他故乡忧郁灵魂的途中,他发现了标志冲突的新符号和文化间的交织。”
与其说这本是小说,不如说是一本自传散文合集,这个新的写作形式也给文学叙事带来了新的方式。帕慕克用诗一样的文字细致打磨伊斯坦布尔这个斑驳的城市,通过他对他家族的叙事你会发现其实伊斯坦布尔并不仅仅存在于朋友们在伊斯坦布尔上空的热气球上兴奋的自拍,还是存在于童年的漫画《丁丁历险记》的故事背景当中,其实中国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容易找到共鸣。
帕慕克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充斥着跟这座城市一样的忧郁,他描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看到的这个城市是“空无一人的市场;栖息在生锈驳船上的海鸥;斑驳的船身裹着青苔,挺立在雨中”。这个忧郁像极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他在散文里写道:“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所刻画的那个北平和伊斯坦布尔有着惊人的历史宿命,两个大帝国在跨越现代化的路途中,难免亦步亦趋,蹒跚学步。古老文明的衰退都可以在北平和伊斯坦布尔的城市里找到那种令人窒息的隔绝和失望,正是这种帝国斜阳的气质给了作者创作的动机和灵感。
比起北京,伊斯坦布尔无疑显得更加尴尬。紧紧夹持在西方与东方之间,对于民族的内心归宿与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了一种深深的矛盾:深爱这个土地却也逃不开对欧洲文明的向往。这种对内心深处故乡的思念,转化成了他对这个城市无止的咏叹和悲鸣。
帕慕克不仅仅把笔触停留在了对伊斯坦布尔这个“年久失修”的庞大博物馆的刻画上,还在书中频繁体体现了作者对于土耳其的各类文艺和文化评论,作者也不断在从西方人(比如福楼拜,比如梅林等等)的话语中搜寻伊斯坦布尔的文化存在。
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户籍管理的放松,故乡这个概念,不再停留在80年代“乡土文学”和“伤痕文学”里那个或长或短的“农”家的追思。相反,故乡这个词反而多多少少存在着那么一些“虚无”主义的特点,比如,十七八岁离开家到另一个城市读书工作定居的人不在少数,也许你问问这些人,他们未必会对故乡那么执着。
不管故乡是衰败也罢,繁荣也好,就像帕慕克一样,这种对故土的依恋也许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可是不管怎么说,你的故乡终究是你自己的那份愁。就像这座城市所给予帕慕克的忧郁一样,嵌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