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从作本到他本人都有着很浓郁的批判性心理。他十分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点,并且面对批评和质疑,他会抱着虚心的态度和心情来去接受大家对新作品的评价。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第一部作品《汉斯.古谢加顿》也是他比较心仪的一部作品,在上市之后不但没有收到任何的好评,反而有很多的质疑声,所以他毅然决然的收回了自己所有的发售书籍,扔进了自己家的壁炉里面。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高要求,才塑造了今天的果戈理和文坛的众多巨作。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它成为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批判的锋芒集中地、无情地指向了俄国社会的两大病害: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了“持久地贯彻讽刺——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确立了由普希金开创的俄国“自然派”。他的生活是不幸的个人的不幸,平民的苦难,官僚的罪恶,死气沉沉的彼得堡,使果戈理感到愤慨,使果戈理同情“小人物”,人道主义思想逐步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批判思维,没有这样的灵魂感悟,他就无法写出《钦差大臣》和《死魂灵》这样的巨著。
《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代表作,被公认为“自然派”的奠基石。他包括十一章。在第一章里,写到了城里的官僚,也写到了乡村的 地主。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第七章到第十章,着重写官僚,同时夹带着写地主。结尾一章写乞乞科夫的身世和性格形成的历史。全书以乞乞科夫的活动串成一体,结构自然,叙述流畅。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它以农奴制度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为契机,描写乞乞科夫来到N城,勾结官吏,到农庄向五个地主索取和收买“死魂灵”的故事。《死魂灵》与一般小说不同,作品从经济关系、政治交易的角度去透视社会面貌。应该说,乞乞科夫收买“死魂灵”纯属奇闻怪事,荒诞可笑,但一经果戈理的摄录和制作,却将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无遗。小说围绕简单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将19世纪30至40年代俄国城乡社会联接起来,把一个个地主串连起来,构成了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俄国上流社会的全景图。
整本书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也十分的有趣:首先用写实笔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刻画地主群丑,使之各具个性特点,成为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他更加的一针见血,更加的勇于表达现实。其次是抓住表现人物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着意渲染,不断强化;三是由表及里,形神毕肖;四是以境写人,鞭辟入里。在《死魂灵》中,果戈理明确指出他写作的美学原则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览一切壮大活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