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第44天:攻城野战,谋若涌泉,

今天了解几个字的古今意思变化:

1.攻,右边如今是个“文”,但实际上此字的本义却是动武、攻击,因为在隶书之前是“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表示击打。

2.城,左边原本坚固的城墙到小篆就简化成了“土”,倒应了《红楼梦·好了歌》那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难道改字者乃类似跛足道人的方外高士?

3.野,本字是“埜”,现在这个字依然存在,也读yě,解释是“同‘野’”,可不知道为什么被“野”给取代了。

4.战,本来只有“单”这一种武器,后来又加了“戈”,战斗力增强了。

5.若,甲骨文字形是女子对镜梳头表示顺从,现在已经见不到这个意思了。纳兰容若,越看越发现这名字不一般,包容、顺从,分明是对女子的期待嘛,难怪把个才子憋屈死了呢!古文中见到用“诺”表示应允,或许是出自本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