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作业:
1、经过一个月的P.E.T.实践,你有没有越来越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呢?分享一两件你对孩子深入了解的过程吧!
孩子前几天跟小朋友们在玩,他买了几幅卡牌,结果被一个小朋友们抢走了,这个小朋友又把这个卡牌递给别的小朋友,我家孩子就在后面追,结果追不到。我那会呢,正在跟旁边的妈妈在讲话,也没有注意看,就突然就听到孩子尖叫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当时也没留意,然后没多久孩子就很生气,说妈妈走我们回家我不玩了,就拎着我的衣服就走,当时我是感觉挺突然,也挺尴尬的,因为跟妈妈们聊得好好的,但是我知道他可能有情绪了,我就跟着他走了,走在半路上他就一下子说跑得快快的跑到前面去,然后再就问我妈妈我跑得快吗?我说嗯,像风一样快,我想他可能是跟小朋友们闹别扭了,跑不赢别的小孩子,他就生气了,然后就希望自己能跑得再快些。所以我想孩子情绪的背后是有他的需求,当我不能有效的去倾听他的时候,我可以静静的去陪伴他。
2、今天的“餐桌沟通”,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要做的不是我们都不说话,或者批评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关注孩子,谈论一些孩子能听懂能参与的话题,比如今天路上看到了花开了,看到小猫怎么样了,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了等等。你要和爸爸谈话可以,但是不要在餐桌这种其乐融融的时候两个人谈,餐桌上的谈话,一定要把每一个人都纳入进来。
有一些家庭会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不愿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说话。那也没关系,如果真的是这样,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倾听孩子,同时告诉孩子规则就可以了,孩子是很愿意遵守共同的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