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个谈话的技巧,增进彼此的情感。

大家好,我是喜文阅见。一枚小城90后,喜欢用书本感知世界,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感动。爱记录爱分享的小小书虫。

最近在读书籍:《谈话的力量》目的:掌握谈话技巧,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悟,希望对你有用。

谈话需要技巧,生活中的谈话技巧有那些呢?

一起来看看。

清晨打开窗户,我随口问了句:今天天气不错,你有什么安排吗?

他回答到:今天天气是不错,我们带孩子去爬山吧。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两不误。

我接着问:好的,那我们几点去啊?7点还是8点?那爬完山之后我们干什么呢?你是穿灰色的那一套还是黄色的那一套……

他……

不会使用谈话技巧的我成功的终结了本次谈话。虽然最后去爬山了,但是全程彼此保持沉默,老觉得差点什么。

每个人都能提问题,但并不等于每个人都会提问题,《谈话的力量》这本书中说:“当你的问题没有引起积极回应时,问题可能出在你所提问的类型,或者问题的语言组织......'”

当我们发现对方沉默了,脸色变了,笑容凝固时,才后知后觉,“是不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对?这个问题他不喜欢啊!讪笑道:既然你不喜欢那我下次注意。

可是,下次该怎么注意呢?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谈话的力量》给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技巧:

一、注意不要让问题过于宽泛,避免追问。

周末许久未见的闺蜜雪儿发来消息:在干嘛呢?望着闪动着的头像,我思绪万千聊些什么呢?婚姻、育儿、时装、文学……最后只回了句:看书、溜娃。

等了一会雪儿发来消息:现在的孩子真让人头疼,一天天的就像个永动机一样一刻不停。我回到:是啊!老公还老是背后拆台……

同为新手妈妈,吐槽老公和孩子成了我们共同的兴趣。

话匣子就此打开,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

所以,当我们作为主动方,想与对方交流时,不妨先做个功课,找到彼此的兴趣点,把自己的问题准确表达出来,泛泛问与追问不如针对性地问,不要让对方不知所以,也不要让自己得到一个答非所问的答案。

事后回想起来我发现:与闺蜜聊天时我们是针对性的开放性提问开头,与老公聊天时我是习惯性的泛问式加一连串封闭式提问开头。给他的感觉就是我成了个“FBI”非常的不舒服。

02 注意一开始问的问题不要太难

实习期间,一位行业老前辈,曾告诉过我:交谈时,不要一上来就问对方太难的问题,随意一些,问问住在哪里,喜欢什么等等,先让对方觉得轻松起来,再问和彼此兴趣有关的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当我们问今天老师教了那些知识点啊?孩子往往回答不上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听课而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知识点。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不如问问孩子在幼儿园有哪些趣事发生啊?

这时孩子们就会打开话匣子,开始与你分享。

其实,不要问太难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感到自在,让谈话继续下去,所以这一项注意事项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03注意有意识地备用一些问题

日常生活中,谈话无处不在,如果有意识地准备一些问题,可以有效地打开尴尬的局面,比如你今天要参加一场同学聚会。那么可以准备:”学生时代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事?“”你的阅读习惯还是老样子吗?“”你学生时代最喜欢那位作家呢?“

这些备用问题,可以让你寻找和同学间的共同语言,寻找一个打开话题的契机。

正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样,提问也是如此,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做一个有心人,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坚持愿意倾听的态度,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交谈增进彼此的感情。

觉得内容对你你有帮助,记得顺手点个赞哟~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谢谢你。

我是喜文阅见,一枚小城90后,喜欢用书本感知世界,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感动。爱记录爱分享的小小书虫。#谈话技巧#读书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