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想上有点儿突破,大学同学结婚,几个同学又聚一块,说我们认识10几年了。感慨到一毕业时间怎么转这么快。一天的时间,上学和毕业后是一样的,细想来就是丰富度的问题,这些年来大部分时间每天上班,回家吃饭,随便做点事情就睡觉了,约等于两点一线。生活场景就一两个,一周时间一晃而过。上学那会,社团,班级活动,教室上课,宿舍,聚餐…很多时候是非常多的场景切换,导致大学四年却回想起来很长,工作5-6年回想起来整体却很空白。
那明白了这些有什么用呢?
原来我去做某个事情,会当做一天都主题,专门花费一天,剩余的时间却没有利用起来。明白丰富度的问题后,我会刻意去切换一些场景。举个例子,假期里我想和朋友聚聚,以往我会中午就去,呆上一整天。可我特地中午在家吃饭,陪老婆晒晒太阳,溜会狗,下午2点才去朋友那边,去打了会篮球,聊聊近况,呆到4点钟,回家买个菜去外婆家里吃饭,晚上再开车去到城里家中,洗个澡,再打开电脑阅读一会儿,最后上床睡觉。因为我想追求丰富度,所以刻意去换场景,缩减了一些事情花费的时间,并且做了更多的事情。
追求时间丰富度的意义,在于在回忆的维度里,每个事情花6个小时还是花3个小时,不是那么重要,你有参与过更多的事情会更有意义。而在当下的维度里,你做一件事从原来6小时缩减到3小时,意味着你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即使有些时候有点意犹未尽,但是想想追求丰富度的意义,也许你也就愿意停止一些时间的花费了。追求时间丰富度,和自律有点不谋而合,但自律不自觉地会让人联想到忍受痛苦,追求丰富度却给人一种追求美好事物的感觉,你只要做好尽可能多地切换场景,不再浪费时间是这样做后附带得到的东西,相对容易多了。
2022年,我想把我这个领悟更好地实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