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正火热的电影非《爱乐之城》莫属,先不多说,看看这部影片的获奖及提名信息,罗列的长度足以证明影片的质量到底如何。
奥斯卡提名、威尼斯电影节、金球奖,我们似乎不会怀疑评奖者对影片的鉴赏力。
几周前,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爱乐之城》在第74届金球奖上,赢得了打破纪录的7座奖杯,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瑞恩·高斯林)与最佳女主(艾玛·斯通)在内的奖项。它获得的7项提名全部得奖,这对于得到了这么多提名的电影来说,绝对是首次。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上,它再次获得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5项大奖。
在那之后,《爱乐之城》在堆积如山的赞美、奖项上再接再厉,获得了14项奥斯卡提名,与《泰坦尼克号》和《彗星美人》持平,它们都是单部电影获得最多提名的纪录保持者。
这个导演潜力无限。
《爱乐之城》由出生于1985年的美国年轻导演达米安·沙泽勒自编自导。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这位三十出头的电影人本来想成为音乐家,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没有那方面的天赋”。他已经凭借《爆裂鼓手》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是个爵士乐迷,《爆裂鼓手》里就已经对爵士乐做了热烈致敬。
在《爱乐之城》中,更是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影片中梦幻色彩,似乎影射导演本人的追梦之旅。在接受采访中,达米安·沙泽勒说:“我就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写的这个故事。”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搬到了洛杉矶。
这个剧本创作于6年前,在开始写的时候,他已经在洛杉矶生活几年,但当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
距离自己的梦想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却又远不可及。达米安·沙泽勒抓住了这种感受,写入剧本里。
他说,这部电影,献给追梦人。
《爱乐之城》其形式是近年来几近绝迹的歌舞片。
达米安·沙泽勒从小醉心于舞片之王、法国导演雅克·德米,沙泽勒对德米的崇拜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影片中,沙泽勒更是把德米的音乐剧代表作《瑟堡的雨伞》中那绚丽华美的色彩重新使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精致的长镜头、优美迷人的歌舞、令人唏嘘的爱情观以及众多献给电影迷们的致敬彩蛋,使它得到了电影爱好者们的热捧。
歌舞剧是否如同爵士乐一样,曾经的辉煌不再,留在我们心中的只剩下“如旧”。在这年轻的歌舞片中,俯拾皆是歌舞片最巅峰时期散落的传奇碎片。在沙泽勒的精心创意编排之下,这些因岁月变迁逐渐从观众淡出的怀旧片段,再度惊鸿。让好莱坞的歌舞剧起死回生。
沙泽勒说,其实一切都是现代的,舞美编排是现代的、剧本是现代的、爱情是现代的、追梦的历程也是现代的,正因为运用了大众、流行、现代的方法,将其艺术的弥久历新之处真正融合在一起,它不“旧“,才是打动今天观众真正原因。
再多华丽丽的文字,都很难与视觉体验相抗衡。这种精彩的场面带来的享受,非得需要自己去影院大银幕体会才行。
歌舞片沉寂太久,观众的口味早就被大量的影片喂得刁钻,并众口不同。重回到观众眼前,要让大多数人都接受,并非易事。沙泽勒《爱乐之城》显然做到了,那么,这个新高度下,歌舞片的未来会因此有所不同吗?毕竟,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之后,很难再将审美段位调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