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樵
某次我在一间加拿大小学教室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Clear Your Mind of Can’t”(把“”不可能清除出你的大脑)。寥寥数语,意在鼓励孩子打破对自我的限制。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能否完成一件事情的自信程度。如果失败的次数过多,自我效能感会逐渐减弱。比如小学时大家的目标普遍是清华北大,到了中学可能变成了省内985,高考之后则在一长串没有听过名字的学校中间抉择。王小波先生曾说:“生命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的确,很多人越长大越了解自身力量的有限。所以只“有初生的牛犊”才不怕虎。经历的挫折多了,知道天地之广大,己身之渺小,生活之不易,所以成熟了、低头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不可能”清除出自己的大脑呢?
一、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堂吉诃德精神
尽管我们手中看似空无一物,但是青春和热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价之宝。日本临终关怀医师大津秀一亲闻1000例病患者的临终遗憾之后写成的《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中,名列第一的遗憾是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其余二十四条也大多是“没有做的事” 而不是“已经做了的事”。
第一个遗憾 没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个遗憾 没有实现梦想
第三个遗憾 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第四个遗憾 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第五个遗憾 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第六个遗憾 过于相信自己
第七个遗憾 没有妥善安置财产
第八个遗憾 没有考虑过身后之事
第九个遗憾 没有回故乡
第十个遗憾 没有享受过美食
第十一个遗憾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第十二个遗憾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第十三个遗憾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第十四个遗憾 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第十五个遗憾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第十六个遗憾 没有生育孩子
第十七个遗憾 没有让孩子结婚
第十八个遗憾 没有注意身体健康
第十九个遗憾 没有戒烟
第二十个遗憾 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第二十一个遗憾 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第二十二个遗憾 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
第二十三个遗憾 没有看透生死
第二十四个遗憾 没有信仰
第二十五个遗憾 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生命短暂,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宇宙中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奇迹,追逐自己的梦想,才不枉在天地间走了一遭。拒绝做一颗修剪精致的盆景,像野草一样去广袤的大地汲取营养,自由地生长,才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
就像乔布斯所说的:“避免陷入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就是想一想你的最终结局会是死亡,你终将一无所有,所以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内心”。(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限制你的,其实不是贫穷,不是能力不足,不是缺少机遇,而是你脑中的条条框框。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成功,所以注定会失败。
正如奥运会上打破百米世界记录的海因斯高喊的那样:“上帝啊,原来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很多时候,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就能够突破自我,冲破那些“10秒钟”的断言。
多年以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就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通过努力而不断发展,所谓的天资只是一个起点。这样的想法能够培养对学习的热爱和坚毅的品质,这也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必备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一成不变,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彻底否定自己,止步不前。
约翰·列侬有句名言:“一切都会有好的结局,倘若没有好的结局,说明这还不是结局”(“Everything will end up ok, if it’s not ok, it’s not the end”)。倘若一个人的眼睛死死盯住过去的失败和种种限制,势必无法迈出前行的脚步。
失败和成功之后的反思都是财富。其实,只要稍稍留意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潜藏着可能。
1.教育给我的可能
一个直到十七岁都没有上过学,整天在废料厂“寻宝”、饱受家庭摧残的大山女孩,却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这些熠熠生辉的名词联系在一起。那是教育给她的新世界,那是她生命的无限可能。她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泰拉,如果不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憧憬,作者永远也无法逃离心中的那座大山,像飞鸟一样寻求教育给自己的第二次生机,冲破虚幻和迷惘,找到自己信仰的山林。
2.自律给我的可能
有人说,“我们往往只看到萤火虫的荧光,却忽略了它们背后煽动的翅膀”。每天凌晨四点,村上春树就已经开始起床工作,笔耕不辍,每天坚持跑步十公里,练就了健硕的体魄。很多人抱怨环境不够好,机会不够多,于是止步不前,作为自己每天躺在宿舍与游戏、连续剧一起度日的借口。而那个大学四年里坚持早起学习的学姐,保送了名校的硕士。那个勤工俭学、坚持学英语的学长,还没毕业就已经被知名大公司提前聘用…….逆袭无非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3.信念给我的可能
把一只蚱蜢放进瓶子里,盖上盖子。蚱蜢拼命地上蹿下跳,挣扎着想出去。但是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即使把盖子打开,它也再也跳不出瓶口了,因为它早已在心中限制了自己的高度。
当一只鸟不再相信自己能飞的时候,才是恒久的陨落。所以安迪蒙冤入狱之后从未放弃过求生的欲望,十九年如一日不断开凿和规划,终于重获自由。所以罗梭的飞机发生故障之后,他从未放弃过修补,最终重返蓝天。
二、经历过之后,我们仍需要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像老人与海中的渔夫桑地亚哥,明知道生活的残酷依然勇往直前。
很多人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也许我们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早已丧失了当初一往无前的勇气。但我们仍然需要“英雄主义”,需要勇气来支撑我们走下去。拉丁语中对“勇气”一词的本来定义是:全心全意地讲述自己。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布瑞尼·布朗多年的研究显示,拥有爱与归属感的人和缺少爱与归属感的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和归属,而后者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前者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敢于在没有保障能够得到回报的情况下依然勇敢地付出……
接纳全部的自己,全心全意地生活。
当信群山不移,当信坚持到底,幸福终将来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敢于尝试,打破桎梏。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危楼之上,手可摘星!
选自枫樵的公众号“五岳游草”,分享一位辞职留学党在加拿大奋斗成长的点滴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