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女神/男神,对你爱答不理。

发消息,半天不回;

回复后,寥寥数语;

欲邀约,十约九拒;

终得见,吃完就走。

这与女神男神互动的过程,想必是不少人的经历。


前几天,小东参加线下活动,七男七女踏青野餐,各自备好零食。

参加的都是陌生人,从开始的自己介绍,到之后的狼人杀,大家慢慢活跃起来。

小东的表现,相较于划水玩家,还算中规中矩,毕竟只是会玩狼人杀,但还没到高手的地步。

晚饭时间,面对沉默尴尬的众人,他积极活跃,把气氛搞热的同时,也为了展现自己,花式cue全场,不说表现出色,至少印象深刻。

散场后回家,他没着急加心仪女生的微信,第二天才加。

一个小时过去,对方也许还未看到;两个小时过去,今天放假,或许女生准备睡到中午,还没起床;三个小时、四个小时……还是没等到微信通过的消息。

一整天过去,原来昨天他的表现,在女生眼里,竟然都不值得添加好友。

“我以为是DHV(展现高价值),没成想,在对方那里却是DLV(展现低价值)”小东在微信上这么对我说。

一次次失落,有人开始寻找改变之法。

上网搜索“如何追求自己喜欢的异性?”

这些答案映入眼帘:

一、改善外貌:穿着打扮、护肤保养;

二、交流谈吐:聊天技巧、学习话术、培养幽默感;

三、调整心态:展现自己、提升自信、别在意他人的看法;

四、举止修养:多读书、多运动(健身)、多赚钱、提升气质;

五、增加曝光度(多看效应)。

无非是诸如此类……

除了第五点,其余四点都是在说一件事:你不够好。

每个人都有对优越的追求,想要变得更好。

于是,一类人,按照以上要求,努力提升自我,去匹配更高阶的异性。

另一类人,发觉自我提升,收益期漫长,开始转战其他路线。比如不良pua,伪装高价值,做个造型、配些奢侈品、朋友圈发些豪车照片。

前段时间的新闻名媛拼团也是一样的路数。

而更多的人,则徘徊在两者之外,不屑伪装,也不愿努力。


你之所以没有变得更优秀,是因为你不想改变。

《被讨厌的勇气》里哲人描述过一则案例。

有个女孩,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这严重影响她的社交。

哲人便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她告诉哲人,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虽然偷偷喜欢,但还没能表白。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马上告白。

哲人却告诉她,“我不会给你治,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你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一旦治好脸红,那她可能要面对的是,告白但被拒绝,而这种被拒绝的体验,是她极力逃避的,甚至不惜用这种脸红病来为自己开脱。

当然,她不是故意这么做的,而是内心无意识的选择。

这是非常颠覆思维的言论,一般人认为,因为经常脸红,导致无法外出正常社交,而阿德勒思想从目的出发(目的论)。

简而言之:脸红的目的是不想社交,害怕社交带来的失败体验。

生活中或许不止脸红恐惧症,大概还有“疲劳懒惰症”、“安逸拖延症”。

当你想要做出改变,却总是遭遇挫折时,渐渐的,你会认为努力是没有用的,努力了也不一定有期待的结果发生,从而失去了对改变自己现状的信心。

你对自己的改变,找诸多理由。

想创作小说,但脑力平平。

想跳槽转行,但能力有限。

想学习英语,但毅力不够。

想吸引异性,但魅力欠缺。

你告诉自己,变得优秀,就能获得爱。


优秀一定能吸引异性吗?到底怎么才能得到女神的垂青呢?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课题分离

喜欢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如何对待你的喜欢,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所以,答案是,你并不能寄希望于女神的垂青。

我喜欢你,跟你没关系。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可控的只有你对她的喜欢,至于你喜欢她,能带来什么结果,不能强加干涉,同时也干涉不来。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的第一步。

事实上,这个理论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小东就是渴望得到女神的垂青,才努力让自己优秀,奋力展现自己,可现在却告诉他,他的展现,与女神喜不喜欢他没有关系。

自尊自爱地释放喜欢和爱意,如果得到回应,那是幸福;如果没有回应,也没关系,我还蛮好的,我性格不错,我很棒,时间久了她就知道我的好了。

就算这辈子她都不懂得我的好,那是没有缘分。没有必要去坚持得不到的爱。也不是每个我追的女人,都必须看上我。看不上就算了,不能代表我不好。

往往被喜欢最多的人,也是被讨厌最多的人。

关注公号【凡心凡语】,宁愿关心平凡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与你一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端午假期带着一本有关“阿德靳心理学”的畅销书回家研读,它解码了我们大多数人“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以颠覆式的思维告诉...
    一片清新自留地阅读 4,440评论 2 6
  •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阅读 1,823评论 0 0
  • 提要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强调社会文化和自我奋斗对个人的影响,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极大地影响了西方...
    旭蒸日上阅读 1,747评论 0 1
  •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
    杨楠781125阅读 3,964评论 0 0
  •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原因论 这种说法常见的论调就是: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
    若灬秋阅读 5,420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