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但别让孩子输在了沿途的风景。
据专业人士解读说:填鸭式教育就是灌输式教育,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填鸭式教育,就是只告诉“是什么”,不告诉你或没说清楚“为什么”,让你去死记硬背,这样你所知道的“怎么做”也就不牢固,完全靠记忆。所以说考完试,就忘光了。
——这就是当下中国教育下普遍运用的应试教育
而在中国这样人口密集的国家,意味着竞争也就会更激烈,学生的压力也会变大。所以就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应试教育就刚好符合中国的需求。
在过去至少三十年里,中考、高考是中国现行的选拔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参加高级教育的方式。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全面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又费事费力。应试教育考试的好处是,无论报考者有多少,只要调整难度系数便可以筛便出值得录取的学生。这个过程不需要大量的专家,老师,成本很低,但是收入远远超乎想象。中国学生的大脑好像虚空,无论放多少东西进去的可以,没有上限。
但是真正在应试教育下受益的学生却少之又少。有些是比较有悟性,好奇心强,会追究下去,结果又成功得到结果,从而在此教育下因主动探索而成功,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转成为对知识根由的兴趣。应试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考试的机器。长久下去,中国的发展就会有很大问题了。而应试教育出来的天才,绝不是因为填鸭填出来的,而在于他们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方式下,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
既然应试教育弊大于利,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在国民经济告诉发展的当代中国,教育机构发生了什么转变呢?
截至2020年,城市里一个家庭每年在投资青少年(6~15岁)教育上的费用超过两万的已经达到40%。在北上广深等超一些城市,甚至达到了75%以上。
这些费用大致花费在:学费10%、培训班60%、研学教育30%,而北上广深的比例则是10%,培训班40%,研学教育50%。家长选择的课外教育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普及一下研学教育: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 ,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研学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国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方法、模式,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基于学生自身兴趣,根据课本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体验六大类别选择和确定研学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在历经长达四年的研学教育工作中发现:
1.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注重研学教育
2.从尝试到每年一次,再到每年两次,更多的家长能够看到研学的效果
但是,研学教育机构由于管理条例模糊和市场化日益严重。很多办学者过多的在乎研学地点的多样性和营销爆点,从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意义。除此之外,研学发展的方向和教育理念也不断扭曲,导致“研学”变成的“研旅”。
所以我们在这些问题中,不断强调保持初心,更重要的是找到更适合的研学方式。
“打开一扇新窗,种下一颗种子”是我们的口号。
我们希望通过户外研究型教育为应试教育的孩子门打开一扇新的教育窗口,现在的孩子课余时间面临的是无数的培训班和作业,这是一种畸形的状态。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了这则应试教育的弊端,所以他们也在不断寻求和接受新的教育方式,而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新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在研学不断探索的道路中,结合自然、人文等因素,找到了属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即大成自然教育。
大成自然教育是根据现代化研学形式和自然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们脱离课本、走出教室。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环境中着重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践行生活教育。从孩子的自然性出发教育,充分了解孩子的自然性或天性的基础上,营造自然成长的土壤,以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创造力的教育。
大成自然教育的教育环境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良好的大自然物理环境,第二层是历经百年甚至千年而传承至今的人文历史环境,第三场是营期中自然形成的横向的人际关系环境。
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三大课程版块:一是民族文化研学,二是民族文创产品项目制学习,三是农村社区营造项目制学习。我们通过游学中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或人文环境,开展徒步、野外拓展、自然科考等活动。不但有利于孩子的体能以及身体协调力和意志力的提升,还要让其在其中沐浴古风,探寻历史,心向古圣先贤,亲历民族传承,领略各国文化。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营队成员彼此之间、营队成员与在地人之间的自然结构而成的小社会环境。此环境需要带队的教师团队以一种培土而非控制的方法小心翼翼的努力,使孩子身处于一种自在、自如、自然的氛围中发展个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