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个是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二是自己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人性是复杂的,每个心理学流派都有自己的主张。
人本主义相信人性本善,但资历很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老师,并不会因此忽略人性中恶的部分。记得一次网络观摩人本心理课时,有个学生说出人性可以有恶,老师的回应即直接又委婉。他告诉对方人本心理学相信人性本善,如果你相信人性的恶,可能适合学习其他流派。
在其他流派中,如CBT认知行为取向,将人格障碍分为A群、B群、C群,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与恶有关的人格障碍,如“反社会型”就在B群。在CBT流派中,相信人性中有恶的部分,但是如果面对带有“恶”的人格障碍来访,会选择让来访知道存在的问题,而不会给对方轻易下定义,以免给对方带来伤害。
关于“反社会型”人格是否真的就做不了好人,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人来看,并不是,个别人反而会比其他人更有责任感。阿德勒(个体心理创始人)在《在自卑与超越》中也讲过,通过“合作训练”等行为,可以让一些人“改邪归正”。
但不要因此对“反社会型人格”放松警惕,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地方科学暂时到达不了,一些较权威的心理调查报告也表明,会有人“天生邪恶”。
荀子作为“人性本恶”论的代表,他提出“人之性恶”其目的不是为了贬“人性”,而是突出“人性的可塑性”,从而让当时的人注重道德教育。人之性恶,可向善而行。从心理重建或重塑角度讲,这是一个极高的智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工程。
在精神分析流派中,最通透、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意识到恶是人性的一部分。当一个人接纳了自己和其他人有“恶”的存在,会轻松、快乐很多,也会更善良。
以上是这个问题的第一个角度的回答,答案显而易见。哪怕是在信奉人性本善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也不会对人性中的恶视而不见,即便是提出“人性本恶”的荀子,也不会认为一个人会从始至终都只能“恶”。
面对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从第二个角度分析就显得很有意义。
第二个角度是从问题回到“自己”,不管是提出问题的人,还是想要一个正确答案的人,或者是为了凑热闹看个答案的人,都是“自己”。
面对一个明显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却依然期待看到标准答案,这是一个存在于意识中的冲突。而探索这种冲突之下的潜意识,将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可以问问自己,这种对善恶认知的冲突是来自外界,还是内在。分清“冲突源”很重要。一些我们以为的“归因在外”可能来自“内在”,而一些以为的“错在自己”,或许来自外界。就像拆毛衣,找对线头,才能一拆就散,否则再用力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会带来伤害。
弄清“源头”之后,还要弄清“名字”,也就是“情绪”。“人性善恶难辨”这件事带来的是好奇,是焦虑,还是恐慌,或是忧虑等情绪,弄清这些情绪之后,才能看到藏在问题背后的真实自己。就像童话里《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解除小矮人儿威胁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确地说出他的名字。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大部分情况下,这类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藏在问题背后的真实自己才重要。
以上。
(本文原创,如非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