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班级,毕业多年之后再聚会,大家交流名片一聊,发现无论职务还是收入差距都拉大了。但在聚会时,在朋友圈里,大家还是以老同学相称。而在对待一些公共事件的态度,在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方面,都已悄然拉开了距离。意见不合,相互拉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很多人早早地安于每月都有薪水领、有地方住、有饭吃,偶尔可以聚餐、逛街、唱歌这样的舒适圈,然后到了月底把薪水花光,等待下一个月初的薪水入账。
这样的人生,是没有自由的。既没有财务自由,也没有享受更多人生体验的自由。
还记得89岁的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致辞时说的话吗?
“人生有没有既定的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都在做零和非零间的选择,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
任正非说:知识体系、解释体系很重要。有了系统知识,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将新鲜事物纳入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常,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分为三大方面:
一是职业信念,如“敬业爱岗”;
二是职业行为、习惯,如“做一个时间管理高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三是职业思维,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而在这三方面中,职业思维才是问题的原点。事实上,美国常青藤学校教授的观点就是“授人以渔”的方法论。
人的大脑是一个深度架构,认知过程是逐层推进的,你能进行深度学习吗?关键是打造你的“知识树””:首先要有树干,然后延伸出树枝和树叶。
比如,我的树干知识是教育学,枝干知识是经济学。这让我在看待财经事件时多了一分社会学视角,看待社会热点时又多了一分经济学视角,在看待教育问题时多了一分经金学视角。
现在,不少知识订阅产品只能算碎片知识,很难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世界上的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人知识”,它属于那些真正懂的人,这些人付出了努力,并拥有那种能力;
一种是“司机知识”,掌握这种知识的人,其实只是掌握了鹦鹉学舌的技巧。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应该说,有效的知识才会改变命运。
未来的时代,最缺一类人才
过去讲,“积财千万,不如一技傍身”,但现在,“一技傍身”也不够了,因为技术更新太快,传统技能随时有被替代的可能,不是被机器就是被年轻人替代。
在知识爆炸年代,整合力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须要训练自己成为“T型思考者”。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既有一个核心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有很广阔的世界观和知识面。
T型思考者的特点是头脑开放,充满好奇心,博览群书;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假如你能在两个领域都保持前20%的人群排位,那你就是排名前10%的精英。
查理·芒格和李嘉诚都是T型思考者。事实上,所有的投资高手都是如此。
查理·芒格坚持认为,仅靠已有的知识,走不了多远。所以,他特别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跨学科的学习。作为巴菲特的搭档、投资高手,他还是个趋势家。
另一位投资高手是李嘉诚。在他创业的60多年里,经历过无数动荡,却没有一年亏损,可谓神奇。是什么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塑造了这个商界传奇?
如果我们对李嘉诚的印象还停留在地产大佬,就太肤浅了。要知道,AlphaGo(阿尔法狗)的研发公司被谷歌收购之前,李嘉诚就是投资人之一。脸谱网、比特币交易平台BitPay、苹果手机的Siri、通信软件Skype,也都有他的投资。
李嘉诚每天用90%以上的时间思考5年、10年后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早在2006年,他就提醒高管团队要减少债务,准备应对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而他旗下的公司却平安度过。
据说,李嘉诚的抗压能力极强,生意场上的事很少能让他乱了方寸。他说:“长年成功的投资,需要的正是避免让情绪化侵蚀智识的能力。”
60多年来,李嘉诚每天工作12小时,晚饭后看20分钟英文电视并跟着大声说,睡前一定要看书,早晨一定在5:59起床……如此自律自控,简直苛刻。
抗压,已成大型组织的用人潜规则
未来只有学历是不够的,学历不代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去,腾讯的企业招聘对几大名校是免考的;现在,则要考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少你要能画出问题的路线图,还要进行抗压能力测试。
华为的聘用标准,第一是抗压能力,第二是团队合作,第三是自我迭代能力,也就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尽管内部也常有培训,但华为每年仍有10%~15%的淘汰率。
据说,华为有个“2012研究院”,名称取自电影《后天》,这个名字正是代表强烈的危机意识。
加班、抗压、挑战、行动力、执行力,这些都是腾讯和华为用人的关键词。
挑战取向或保守取向,抗压取向或依赖取向,按这两组坐标可以划分出四个象限。有些人勇于接受挑战,但抗压能力较差,一遇挫折就气馁了。所以只有学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实操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以凤凰男的姿态埋头实干
“凤凰男”是指出身农村或小城镇,通过发奋苦读,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城市站稳脚跟的青年才俊。他们具有一股自强自立、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成为“阶层鲶鱼”让这个社会更有活力。
其实,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凤凰男”,因为都是白手起家,靠拼搏实现阶层晋级的。比如任正非,一个40多岁创业的凤凰男,将华为做到全球化后,仍然如履薄冰,充满危机感。
华为的自卑和自傲两张面孔,就是任正非带给这家“奋斗者企业”的文化基因。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的组织文化。
华为的狼性文化表现在“是男人就对自己狠一点”,华为的女性职工也一样拼,但对待客户则是无微不至的服务。
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继续向上攀登。
未来20年,全球财富版图将剧烈洗牌。未来,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的企业家以及有企业家素质的科学家,将是时代的领跑者。
一些曾经热门的行业,如银行业、房地产业必将式微。技术发展太快,没有谁敢说自己领先。新技术一出现,大家就都学会了。腾讯的复制能力,阿里逆袭亚马逊就是例子。
终身学习,是未来的大趋势。因为技术迭代,人就得迭代。具体而言,我的建议如下:
1、认知自我,设定目标。要始终知道你是谁,以及你要什么,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确保自己始终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
2、勤奋、自律。勤奋的意义在于,使人能够通过一种高频的思考或行动,弥补很多因为智力、资源不足等导致的缺陷,让一件事能够更快、更有效果地达成。
3、欲望要慢,行动要快。有的时候,成功其实一种错觉,所谓的焦虑通常是一种情绪的放大,所以需要保持淡定。没有一种节奏是通用的,但快速反应、快速执行是万变中的不变!
4、死磕精神,不妥协地择善固执。想做成一件事,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死磕!关键是找准问题所在,我们死磕的是解决问题,不是死磕别人的看法。
5、放低自我,超越自我。千万记住一句话: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要警惕自己的局限性,路很长,别飘飘然。
人生是一场升级打怪,谁也没有通关秘籍。保持自律、学习和行动力才能让你不在通关的路上被早早打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