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等数学错过了什么(2)

上一篇主要提到两点,希望小时候的自己(现在可以教娃)能尽早明白的数学知识:

一是,除了纵横坐标表示一个位置,角度加距离也可以,而且应用更广,退一万步说,即使用不到,体会xy坐标系本身不是宇宙唯一真理也足够了。

二是,书本函数的xy,并无尊卑主次,可以随意颠倒,反函数和所谓正函数描述的是同一个事情,反和正也是无所谓的,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两端试。

本篇增加两点:概率和加速度

一,概率

本科开始学概率论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开篇的摸红球白球,小学就学过了,排列组合中学也学过了,当时是穷举出所有情况,但没有全局去看。

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每次随机抽结果不定,无法画图,但是每次的‘’穷举可能性"是确定的,是可以画图的,就这么点一下就明白的事情,为什么不点。

数形结合在中学接触到,觉得很神奇,方程和曲线走势居然对的上(这时又不趁机学求导),而概率的思想就是跨越一步,不单独画每次,而是覆盖全局,将球的数量和穷举出的可能性函数化,一看图就彻底理解了。

一旦接触到全局概率,会发现大把生活实际问题可以直接用,好玩到爆炸,在这个过程里,可以尽早理解函数套函数,到底有啥用。

二,加速度

记得当年对f=ma里a的说明,就是速度在某段时间变化的速度,三角形速度除以三角形时间。

因为没有配合极限的概念,所以当年就停留在教授对实际生活毫无意义的"匀加速",而错失了在这个概念里,不断拆细分母的时间间隔,把直线变曲线,很快通过数形结合,引向微积分的契机。

正如概率全局函数化是一种思想一样,一旦点通就像头脑多一种装备一样,微积分也是,为什么不尽早引入呢,实在不明白。

大致如此,随时想到随时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
    SheBang_阅读 3,831评论 0 7
  •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幻无名阅读 4,136评论 0 3
  • 简单回顾,本系列第一篇是,在小朋友的数学启蒙中尽早摆脱成见的束缚,比如坐标并不只能是欧式几何,角度也可以,只要能确...
    scvhuang阅读 2,924评论 0 1
  • 从小我对“呆若木鸡”这句成语,就不是很能理解,因为不太容易图像化,尤其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觉得那个木鸡,...
    马可约伯阅读 2,895评论 0 0
  • 百度地图api的infowindow添加事件的方式比较特殊,是通过在新建infowWindow对象时传入OnInf...
    UniThan阅读 10,8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