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身边的什么

《我们仨》。回忆录。

一直听人说起,一直没有去看。

一直耳闻百岁杨绛,中国才女,却一直错过。去年她病逝的时候举圈哀悼,也在那个时候,这本书一直被提起。然而没有自己读过,没法感受其中曲折。

关于一家三口的甜蜜又悲伤的故事。一起的甜蜜,失散的悲伤。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讲得是她的失落梦境。非常短。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不是很长,可是一开始是不好读。因为一开始你会读不太明白。不知道为何他们分开,也不明白为何如此之多梦境,梦境又犹如真实一般。后来才恍然大悟,大约这些都是象征。可能因为不曾亲身参与女儿离开的一切,化成一篇这样的故事,来讲述我们仨如何失散,如何的悲痛,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来的,于是变成这样一篇故事。到结尾读完就跟杨绛先生一样心和眼眶发热,感觉特别心酸。感觉她书里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从书中一起飞出来,悲从中来。

一直以为悲伤到极致的时候文字语言是很难描述的。但是她的文字饱含压抑,哀痛之极。

我防止跌倒,一手扶着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得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啪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

查了一下这本书是2003年出版的,她的女儿和丈夫分别是1997年和1998年患病相继离世。想来杨绛先生也是习惯了好多年一个人之后,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数度回忆哽咽,下笔含泪地写下这些故事吧。

所以看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都不忍翻阅了。

她用自己的方式消化悲伤,纪念他们。读书写文,整理丈夫的笔记书札,回忆自己的珍藏记忆,把悲痛化成力量,变为珍贵礼物馈赠后人。

致敬!

这世上啊,离别总比欢聚多。

习惯了送别分别。

但是生离死别关还是很难跨越。

没有什么会一直在你身边。

一直在你身边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一直在你身边的什么。

好好想。

好好爱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时间:2016年4月25日,20:00-22:00,2小时; 阅读书本:《我们仨》,作者:杨绛;生活·读书·新...
    时空山庄阅读 574评论 0 0
  • ——记杨绛《我们仨》读书感悟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所谓的幸福应该不能够一概而论的吧。对于杜甫而言幸福就是“...
    一棵小透明_阅读 826评论 2 14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的时候,多少还有点小期待,虽然那本书翻了几页就翻不下去,但张嘉佳仍然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所...
    白大炮阅读 247评论 0 1
  • 【你之所以会不开心,是因为快乐睡着了。等夜渐深,星光渐亮,你就笑了】 15.12.20。杭州。 我去见了一个人。 ...
    Wshan阅读 195评论 0 0
  • 本来今天坐高铁去深圳上班的,可是今天台风,高铁停运了,去不了,不过挺高兴的,这样可以光明正大的休息多一天,明天再去...
    慧蘭阅读 1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