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中到一中,变化不曾间断

        2019年6月9日的N师学院培训,我早早就做好了听课准备。

        其实端午这几天,我的工作并不轻松,两天半的高考(9日早晨的藏语文考试)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今天下午终于可以放松心情,参加久违了的互加计划学习。

        张玉梅主任的分享让我很感动,在离开天祝三中前,我一直在学校负责教育扶贫工作,包括为三中4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在与残疾儿童交往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感动,其实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表达关怀,他们的感谢让我惶恐,我没有做到需要残疾儿童和家长感谢的程度。

        一件事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产生的情感就越丰富,我理解六一那天天祝哈溪镇西滩小学陈芬老师的激动。默默的通过手机看当时的直播,也看到了分享区我负责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的身影,由其他原来的同事完成相应的送教工作。内心产生的是一种自豪,因为这件事情我曾经策划和投入过时间和精力。残疾儿童的进步,我由衷的高兴,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再次回到天祝一中工作是在5月底,在经过了两周的适应性工作后,我开始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原来七年前的学校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着原来一起的同事,陌生又熟悉。七年时间,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带给我的改变,还有工作岗位的变化。由普通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不离开工作七年的三中,我感受不到具体的变化来自哪里,具体有些什么内容,但是投入到一中新的工作岗位后,我很快明白了,七年中的很多时候,我都在进步,最大的变化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和看待问题角度的变化。

        时代在发展变化,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进,顺应时代变化,积极改变,就处在时代大潮中,与社会一起进步;适应不了社会变化,固守着原来旧的思想和方式不变,只能被时代边缘化。

        学习是普通人追赶时代和社会融为一体的最便捷的方式,没有其他。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反过来倒逼教师,就是要自己发展,才能够顺应学生的需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三中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没有停止过学习,不论收获大小,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把自己放到时代的发展中,做其中的一份子,没有被时代淘汰,也没有落后于时代。新的工作岗位比原来的工作负担更重,任务更重,事情更多,但是年轻人只有担负起艰巨的任务,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这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实现和体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风徐徐,古词揶揄,来人是你
    简兮木子阅读 200评论 0 2
  • 那么让我们看看吧,女人们 当朝霞开始发轫 像酒上了脸膛 兴奋在明目张胆的游走 让我们沿着半醒的街道 像二十世纪的女...
    羽蒙剪烛阅读 339评论 1 10
  • 俞敏洪曾开玩笑说:“我最烦现在的年轻人在一点儿基础都还没有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他甚至还不如...
    大龙_c55c阅读 380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