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题目。因为,在我的生命中,与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如影随行的,也有离别。与他携手共筑爱巢,就注定要远远地离开父母亲人,还有熟悉的城市及国度。带同全家回国探亲,短暂团聚有多甜,惨痛的离别就有多苦,感觉每次机场送别时,对老人和孩子都是一种折磨。而只身回国探亲时,离别又成了双向的,奔向父母的甜蜜中夹杂着告别丈夫和孩子的酸涩,返程亦是如此,一颗心分成两半,终难两全。
接到本期“离别”这个题目,几乎是感觉揭开了心底的痛,很怕是要忍不住满篇离愁别绪,作怨妇长文了,所以迟迟没有动笔。
好在,这个时候无意中看了一个电影,震动心灵之余,让我对离别这个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如就借此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电影的名字叫《Me Before You》,米高梅公司2016年出品,应该是一部美国电影,但故事是根据同名英国小说改编的,拍摄也主要在英国和欧洲完成。
家住一个英国小镇的年轻姑娘Lou刚刚失业后幸运地得到了一份护理病人的工作。工作地点是一个住在富丽堂皇的城堡中的大富之家,那家的年轻公子Will本是一个高富帅的天之骄子,不幸在一次交通意外后全身高位瘫痪,除了头以外全身都不能动,行动全靠一辆极为先进的轮椅,衣食住行需要人全方位照顾。本来擅长各种运动,充满生命活力的Will现在性格抑郁,了无生趣,一心求死,腕上有清晰的割腕后留下的伤疤。一开始两人的相处因Will的坏脾气并不愉快,但正如Will的母亲所希望的,美丽单纯、心直口快、热爱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充满生命活力的Lou终于用真诚和热情感染了Will,使他愿意来到室外也开始剃须理发,他英俊的容颜重新有了神采,生活中又开始有了笑声。从无意中听到的Will父母的争吵中,Lou更震惊地得知,因为不愿意作为一个废人活下去,一心求死的Will已经在父亲的帮助下联系了瑞士的一家安乐死机构,确定了结束生命的日期。深爱儿子的母亲对此难以接受,而父亲支持了他,只是知道儿子死志已决,宁可让他平静安宁地离开这个世界,而不必痛苦而惨烈地自戗。他也劝得儿子同意,为给母亲留下心理承受的时间,将死亡日期推迟到半年之后。半年,是一个缓冲期,作父母的都期冀着万一的希望,而善良的Lou更是全身心地与时间赛跑,将感动Will,帮他重建生活的信心最终放弃死志作为唯一的目标。她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成功地带着Will走出家门,去看赛马,去听音乐会,他能够淡然地面对人们或惊异或怜悯的眼光,主动来她家参加她的生日会,甚至可以平静地带她一起参加了自己过去的漂亮女友嫁给他最好朋友的婚礼。更重要的是,在相处和了解中,他们相爱了,她不愿意失去他,已经不是因为善良和同情,而是因为爱,她愿意一辈子和他在一起、照顾他,而她的心,那么纯真透明,他明白。
一切按她的努力发展,也按着观众的心理预期发展,我心里想着这会是个老套的“好莱坞式”圆满结局,但没关系,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一心盼着那圆满的高潮到来,看完这个电影我今晚的心情会很好,另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另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另一个因为爱而不在乎缺陷从而不离不弃的故事,我喜欢,大多数人都喜欢。按照她一力计划的,她把他带去度假,一个无比浪漫的假期,私人飞机和财富使得那一切都顺利,美好的酒店,明沙碧海,在浪漫的夜色中他们拥吻,一切如她,也如我希望的那么美好。然而,情节的发展却大出我意料之外,在最美好的时候,他向她提起了瑞士的计划,并不知道她早就知道,然而并不是告诉她自己要放弃这个计划,而只是希望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有她的陪伴。他说,什么也不能改变他的心愿,他要如期去瑞士,然后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我和她一样地震惊,甚至是又惊又怒——已经有了爱他怎么还能这么做?!他们的回程中没有欢笑,从机场她只对他母亲说了对不起就直接坐公车回了自己家,不愿再跟他在一起,而他只简单地跟母亲说让她去。失去希望的他的父母不禁抱头痛哭。
她没有和他们一起去瑞士,但知道他们如期起程了。在妹妹的劝说下,她明白在最后时刻的陪伴是她唯一能给他的,还是赶去了瑞士。他躺在洁白的病榻上,他们执手长吻,他望着她充满爱和欢欣,在她和双亲的陪伴下他安然而满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影片结尾处,她按照他遗言指引,坐在巴黎小咖啡馆他生前最爱的位置读着他留给她的信,他真的爱她,也知道她真的爱他,相信她会真情实意地愿以一生相伴。但他不愿意,不愿意这样生活,既然不可能有康复的希望,既然生活已经没有质量,他宁可离开。因为他爱她,才不愿把她的一生牵累在自己身边。他给她留下了一笔钱,希望她完成心愿去求学,走出这个小镇,走向广阔的世界,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活出所有的精彩,为她自己,也为他。
这是一个充满爱也令人极为伤感的故事,没有神话般的奇迹,也没有童话般美好圆满的结局。看完它,我没能心满意足地去睡觉然后做个好梦,却在擦湿了好几张纸巾之后出了半天神。我静静地设想如果他选择生,会是怎样的。他们会幸福地守在一起很长时间,但是他的生活仍然会充满痛苦,有太多的事情他想做而不能做,有太多的事情他不愿意她为他而做。任性的一点点酒精和一些些劳累,就可能让他挣扎于死生之间而让她承受无比的煎熬。哪怕只是出门去吃顿饭也要经过周密的计划,这样的生活一辈子真能让他们永远幸福吗?仔细想一想,也许他的决定看似对自己、亲人和爱人都很残酷,但其实才是最明智的,设身处地,如果是我也会做这个选择。挚爱你,才给你离别,甚至永别。后来查了查,这部电影因为涉及安乐死这个一直有争议且敏感的问题,放映后也是毁誉参半,据说还引发过反对安乐死群体的激烈抗议。安乐死,涉及伦理问题,但更是个情的问题。因为有情,所以不舍,但有时,因为爱才要舍,才要放手。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这句话说得不错,但也不全对。因为有父女母子的缘分,尽管他会不断地渐行渐远,也会不断地渐行渐近地回来,只有走近了才有机会再“渐行渐远”一次,即使因为人力不可挽回的因素真的到了那最后一次,在心底里也总有一个地方为他或她留着,不会消失得了无痕迹。没有哪个父母能把子女永远带在身边,也没有哪个子女能永远留住父母,即使爱人又怎能真守到天长地久。如果不失去除非从来没有过。所以有的人因为怕失败或伤害而不敢爱,有的人不愿意要孩子,因为爱和责任本来就是太大的负担。
我在两个家之间奔波,与一端渐行渐远的同时就与另一端渐行渐近,一次次离别的同时也是一次次地团聚。我有两个家的温暖,才有两个家的牵挂,这其实是应该庆幸的。
离别,也许会很酸,很痛,很苦,但是朝前望望再朝后望望,也许,都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