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经过了宿主的14+14隔离,还是存活了下来,是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呢?
“没洗澡或者洗澡不彻底!”
今年的河北、云南、广东、福建、黑龙江这好几次疫情突然爆发事件中,发现了这个很明显的传播线索,一直没听到有专家解释。
那就是:很可能有人经过了14+14的隔离期后,其身上还是存活有活性病毒。
那我们用排除法找找可能的漏洞在哪个环节?
1) 按理说,这么长时间在非生物体表面,病毒不太可能存活这么久,按专家的说法,病毒在生物体外存活5天基本是极限了。所以,被隔离人的行李和外套等衣物上病毒存活了28天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排除。
2) 然后,被隔离的人随身带了活体生物或生鲜冷冻食材,但这个方面应该在隔离政策禁止的范围,也排除。
3) 然后,身体体内,病毒如果在身体体内,它的活性很强,很容易在隔离期间被核算检测到,28天内病毒还在身体体内隐而不发,可能性不大,也暂且排除。
4) 就剩最后一个可能了,病毒在人体体表或贴身内衣上存活。因为隔离期间每个隔离场所条件不尽相同,被隔离的人洗澡不方便,所以洗澡就不彻底或者一些老年人甚至不洗,就等回家后再说。可是,在人体的某些皮肤褶皱处和贴身内衣上,温度适宜,会不会就把病毒“收养”存活下来呢。而这些隐蔽的皮肤褶皱处或内衣裤上,一般不会取样做核算检测,也发现不了。等隔离结束回到家,放松了,再交叉传染到身体其它部位,于是,后来就又被检测出来了。
不知道有没有专家研究人员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应该叫“病毒在各种载体上的存活性试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