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的能力

2025年 7 月 22 日  晴,台风天

今天和一位同样40多岁的朋友聊天,听他诉说着当下的一些焦虑与担忧,略有感触,简单记录一下。

从上学到工作,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解决它,碰到难背的书就攻克它,面对老板交代的任务就想方设法完成它。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却很少训练“接受”的能力。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接受处理不了事情所带来的后果。

人经历得多了就会明白,其实很多事情靠个人是无法解决的。比如生老病死,比如大环境变差,又比如自然和职场规律。

就拿苏轼来说,这位千载难逢的大文豪,42岁时职场受挫,入狱、被贬,甚至差点被杀,一度因无法接受而险些自杀。

当他逐渐学会“接受”后,一个全新的苏东坡诞生了。常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他超越困境的豁达以及重构价值体系的能力,值得每个人学习。尽管他年少成名,但我更欣赏42岁之后的苏东坡。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一位不那么焦虑,带有松弛感的人,或许他正是练就了“接受”的能力。也希望每位朋友可以早日意识到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并开始慢慢练习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