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悦悦事件轰动全国,一两岁小女孩被车撞倒,先后遭两辆车碾压而过,路过的十八名路人没人去管,最后不治身亡。
这次事件在全国引起热议,但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社会的冷漠上,认为社会冷漠是导致这种事情的根本原因。
可大家都是生活在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大家的心地不至于都是那种冷漠无情的人,甚至很多都是我们身边待人和气心地善良的朋友同事,为何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也会有同样反应呢?
是否是因为,"社会冷漠"只是外部表现,真正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潜意识中呢?
罗伯特·B.西奥迪尼再经典著作《影响力》中写到:
"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势显得不很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型,而社会的冷漠也是基于此。
02
现在的共识是:冷漠大都发生在城市中。城市生活的特点,一是环境嘈杂,生活节奏较快;二是人口稠密;三是人员流动性大,互相不认识的几率较高。这三个看似毫无联系的特点却正给"冷漠"的发生提供了环境。
第一个,当环境嘈杂时,分散人注意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很难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而当分不清形式时,本能的反应就是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判断当下的情况,这个时候其他人也一样处于茫然的状态之中,同样在和你做一样的事情。
第二个,再人口稠密环境下,你遇到突发事件更可能和其他人在一起,这个时候每个人身上的责任感就降低了,你会想:"可能别人已经帮忙了,或者也许别人能提供更好的帮助,甚至很迷惑对方需要的帮助自己能否提供",这样在不知情当中互相推卸责任,也就没人去帮忙了。
第三个,在互相不认识时,人的本能就是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完美的一面,特别是在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更加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当遇到突发事件自己又没把握时,与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时出手帮忙的概率就更低。
这一系列的联系就让一件本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可能,人们丝毫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冷漠是人心理习惯在作祟,社会认同原理却是罪魁祸首。
03
而媒体对扶老人反被讹类似事件的大肆报道,也让人对帮忙这种事情心有余悸。谁也不想因为帮忙别人反落得一身麻烦,也就尽量采用漠视的态度期望别人去管。
但其实,很多反咬一口的人也并不都是贪钱。老人自己摔倒了,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是无法接受这种失控状态的,一定要找到一个外部原因,然后把责任推卸过去,可能在这些老人心里,只能接受被人撞到这一种解释。
大家作为内心不冷漠的人,要想不被内疚影响自己的内心,就得时刻提防社会认同原理对自己的影响。你得明确,周围人和你的状态一模一样,他们也在观望情况,也再想着是不是有其他人去帮忙,所以尽量避免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当然,我们不是圣人,记得保护自己。
如果你要是需要帮助的一方呢?如何才能避免因观望让自己惨遭遗忘呢?
你可以呼救表明自己身处的状态,但是这也会让旁观者感到疑惑,周围一群人的情况下,他们不确定帮助你是不是他们的责任,不确定你需要什么帮助,也不确定是否有其他人更适合帮助你。
那你需要做的就是减少旁观者的不确定性,有针对性的对某一个人表明:我需要帮助,并明确需求,报警还是叫救护车。这会大大提高你获救的几率。
社会不是冷漠,只是你不了解人心。时刻提防社会认同原理,避免贻误救人时机;自己是受害者的时候,运用一点技巧,提高自己获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