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没有谁不曾患过感冒,对感冒的处理,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般普通感冒,注意休息,多喝水,不用吃药一周自然就好了,稍重的感冒就会吃些药,再严重的就会看医生,而大家知道感冒咳嗽的痰,你不能随时随地吐,一般会吐在纸巾里,然后丢到垃圾桶里,这是最安全的处理,一是避免病菌在空气中传播,二是避免环境污染。
从医生角度看负面情绪就是心理患感冒了, 人对负面情绪处理有两条途径:内化和外排,抱怨是负面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而负面情绪最佳的消解方法是通过理性疏通的方式自我消化和转化,这需要觉察力强,认知层次高,内心强大的人,一般人多采用外排宣泄如抱怨,但抱怨你不能不分场合,就如感冒不能随地吐痰,正如师父说抱怨需找准对象、时机、方式方法,抱怨是一种负面情绪,喜欢抱怨的人,不但自己不快乐,也经常给周围人带来烦恼和压力。
抱怨发生原因与认知有关,常见如下
1.期望不合理
抱怨最直接的诱因是对现状(包括自己、他人、环境等)不满,如何消除内心的不满,可以尝试在不伤对方自草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改变认知,合理设置期望值。如果看事物的眼光角度不同了,心情也会随之改变,负面情绪就会减少,抱怨也会消除。
2.缺乏自信和行动力
不敢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失败,采用抱怨,只会失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专注当下,才能走出越抱怨越失败的恶性循环。
3.情感表达不当
有些人把抱怨当作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但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应当采取积极、正面的方式,学会陈述当时自己内心的感受,挖掘情绪背后的真相,不评判不抱怨。
当今互联网的发达,为我们提供很多便捷,但同时产生许多负面的事件,特别是抱怨吐槽的网络喷子层出不穷,如何净化社会环境,一是需要国家层面的干预,二是从个人层面,需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首先接纳自己有的任何情绪,然后是觉察它(不带情绪的陈述是表达,带有情绪的述说是抱怨),再是内化它,内化的良药,就是拥有包容之心、安抚之心、坚初之心、平和之心,其次是提升自己认知层次,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污染环境,与其抱怨,不如修炼自己,强大内心,就像我们生病感冒一样,要想少感冒,就得提高自身免疫力。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多些赞美和感恩,少些抱怨,社会和谐了,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