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幻想着风雨故人来的境界,在风飒飒雨霏霏的时候,心情枯寂百无聊赖,忽然有客款扉,把握言欢,莫逆于心,来客不必如何风雅,但至少第一不谈物价升降,第二不谈宦海浮沉,第三不劝我保险,第四不劝我信教,乘兴而来,兴尽即返,这真是人生一乐。”半个多世纪前,梁实秋先生如是说。
半个多世纪后的我读了梁先生的这段话,深有感触,梁先生真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他所向往的境界直到今天仍然是我所不能及的。
我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班上度过,平日相处的是同事亦是朋友,无论雨天晴天,不用等待,故人就在那,由于天天见面也不期待,大家统一着装,规范言行,无所谓风雅却也礼节有制。我们聚在一起不能解心情之无聊,不能把握言欢。我们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准备着迎接那不速之客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我们总在迎来送往,客人三教九流,我们不谈风花雪月,只谈柴米油盐,有利则来,无利则走,我们在用心,但客人不一定走心。
要是梁实秋先生穿越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我想一定会扫兴的。我们会问:“先生,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取钱”“两万以上还是两万以下?”“两万以下。”“那麻烦先生去自助取款机取一下吧。”“我不去,到柜台取我放心。”“先生,柜台只办理两万以上取款业务,两万以下请您到取款机,如有需要我们可以帮助。”“……”
又或者:“先生,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存钱。”“请问是存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打算存多长时间?”“两年三年都可以。”“先生,如果存三年,建议您考虑我们这里的五年期银行保险产品,安全有保障,期限固定收益稳健。”“……”
先生叹着气:“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又怎么样呢?”本是乘兴而来却扫兴回到了从前。
借着梁实秋先生的话,扯歪了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