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的汉初三杰都以悲剧结束

秦末乱世,烽烟四起,群雄争霸,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风流人物。成王败寇,刘邦定鼎天下,萧何,张良,韩信功劳甚大,刘邦在朝会上给予三人极大高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样的人才,其才华智慧,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与敬佩,其威信已高过皇帝。刘邦必须要论功行赏,无论刘邦心里愿不愿意,萧何封酂侯,张良封留侯,韩信则由齐王而楚王最后降为淮阴侯。

    这些人有爵位有封地,像萧何号为“汉代第一侯”,食邑一万户,其规格已和王爵平级。表面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派祥和之气,其实不然,最危险的也就是他们。

  首先说萧何,功臣中首推第一。他是内政治理的行家,也是官场中的油条。他对刘邦感恩戴德,工作起来尽心尽力。这样问题就来了,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他在朝野有极高的威信,他的意见总是正确的,刘邦也不得不听,这让刘邦很不爽,到底谁是皇帝?幸亏有旁观者把这种情况向萧何点了出来,这个老官油子恍然大悟,深知自己危在旦夕,他赶快贪污腐化,违纪乱法。刘邦得知萧何这样反而高兴的哈哈大笑。这样萧何才躲过一劫,得以善终。可惜的是满腹经纶再不得施展。

  韩信则不然,受胯下之辱为的什么?就是为了今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以说没有韩信这位军事天才,刘邦不可能成功。所以在韩信的心中,认为刘邦的帝位是他给的。他这样的大能如果起兵造反,后果是严重的。功成身不退,其结局就是一个“死”。

  相比上面二杰,张良就洒脱多了。他是刘邦的贴身谋士,在多年的战斗中接下了亦师亦友的感情。功成名就后立即“修仙访道”,不参与朝廷帮派政治斗争。尽管刘邦吕后对他万分不舍,但也彻底放了心。张良虽得以善终,但也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刘邦放手让三杰这样的能者治理国家,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明哲保身,大汉王朝是不是又是一个样子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韩信有多厉害,这一点其实不用多说了,纵观古代历史,个人觉得淮阴侯的军事才能(实战)是可以排名前十,甚至前五的。 而...
    晓木曰兮历史系阅读 1,224评论 1 2
  • 茶的本真,不过是煮水点茶,懂与不懂,又有何干?一人饮,悠然自得;二人饮,知己倾谈;三五人饮,言笑晏晏。
    无法呼吸的小丑鱼阅读 206评论 0 0
  • 关于RecyclerView的一点小事 最近用RecyclerView做了一个图片列表,遇到了好几个OOM的坑,特...
    ytuio21阅读 1,485评论 0 0
  • 不知不觉就到了第21周,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次跟以往有一些不同,几次打开简书的页面,又几次关上,几次想提笔,...
    笑笑妈521阅读 230评论 0 4
  • 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高考了!高考似乎是最紧张且最短暂的时光,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盼着早些度过。说来也怪,如此短短...
    禾必阅读 3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