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公开场合讲话、与陌生人交流……社交场景中感到不适。这些都是正常的,在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社交恐惧”。
因此,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社交恐惧者,但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是社交恐惧患者吗?未必如此。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社交恐惧者只是想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边界和距离。
罗振宇曾经说过,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这里有个前提,就是独立的人格空间,也就是一种界限感和自我空间。
01 保持距离和界限感,并不是社交恐惧
2018年,芬兰设计师科尔·霍宁的漫画《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在中国出版。这本漫画描述了社恐者马蒂的内心戏和无数让人会心一笑的日常小困境。
主人公马蒂是一个典型的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同时尊重他人的空间,不用无聊的闲扯烦扰别人。
比如马蒂一路狂奔才赶上巴士,结果巴士上没有空的双人座位了,他会觉得不知所措,不知该坐在哪里。马蒂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可关系还不太熟,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对方打招呼。
漫画中的很多场景让我们感同深受,一上市就迅速走红,许多人看过这本漫画后意识到,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小马蒂,他们称自己为“精芬——精神上的芬兰人”。
喜欢独处、内向腼腆、“文明而冷漠”被视为芬兰人的标签,芬兰也被称为“社恐者的天堂”。
大部分的时间,芬兰人都是安静而内敛。坐公交车一定要一个人一排座位,身边最好不要再坐其他人,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大家仿佛商量好一样,彼此的间距都超过一米,一个萝卜一个坑,沉默地站着,不进行交谈,也避免与他人的目光直视。
像芬兰人这样保持距离感、界限感,除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生活会轻松自在许多。这种距离感的本质,是为了不麻烦、不打扰别人,不给别人带来困扰,同时保证独处的空间不被打扰。
02.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你与别人的关系多亲密,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多的介入别人的生活。
前一阵子,同事小米问我有没有租房的信息,我记得她现在一起合租的舍友是她大学同学,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对小米提出租房时很意外。
小米跟我说,虽然她和舍友关系不错,可是舍友有一点她已经忍了好久了,怕伤了感情也不敢跟舍友提。她说,舍友完全不尊重她的私人空间,经常乱动她的私人物品,还干涉她的私事。我建议小米和舍友好好谈谈,把她的感受说出来。
过了一个多月,小米对我说,舍友只是把以前自己的行为当成了亲密关系的表现。小米和舍友沟通后,舍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方式给小米带来了困扰,逐渐改变了交往方式。现在两人相处的方式让对方都感到很舒服。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做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因寒冷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没有距离的相处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给对方留出一定的心理空间。
03 享受独处,与自我社交
我一直认为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处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就像我们明白,没有谁能一直陪伴你左右,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知己。
单纯依附他人的社交,只是一场热闹的游戏。学会独处,才能让你的灵魂升华。一个人如果学不会独处,再多的社交都谈不上真正的意义。
在《越简单,越美好》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海莲娜曾经周旋于各种社交圈,交各种朋友,希冀会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
在某次酒会上,她和同领域的一位知名人物相谈甚欢,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来有一天,她精心准备好之后,再给这位大咖打电话时,大咖竟然忘了她是谁。
自这次事件后,她意识到交朋友也要讲究精神上、实力上的门当户对。我们蹲下身聆听花的语言,也强过忽略自我,与人做无谓的社交。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社交,由外求转向求己。
所以,在社交中最重要的是不勉强自己,融入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样做既痛苦,也没什么收获。不要每天忙于呼应别人的需求,忙于构建别人眼中的自己,却忘了留点时间和空间。
我们要学会自己与自己社交,也就是独处,并且这种自我社交的时间不能太短。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读一本喜欢的书,看好看的电影,享受窝在沙发上的静谧时光。
一个人如果学不会和自己独处,那么再多的社交都谈不上有真正意义。就像你整天忙来忙去,在别人眼里却是无所事事的样子。
《孤独力》的作者午堂登纪雄说过,想一个人待着是身心健康的表现,人只有在独处中才有机会真正的关照自我内心,发展自我精神力量。
一个常常自我探索和反省的人,才有专注做事的能力。所有,多给自己留点空间,呼应自己的需求,构建自己心中的时光静好。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