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传来了个好消息,中国女排奇迹般地大爆发。在郎平的率领下,她们一路过关闯将,晋级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
女排姑娘们不急不躁,并且靠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站上了冠军领奖台。这场比赛不禁让人看得心潮澎湃,激起了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女排魂,也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女排的辉煌巅峰时期,当时我虽然年少,却记忆犹新,在袁伟明指导的带领下,女排姑娘们创下了难以置信的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传奇与神话,成为了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成为80年代中国腾飞的象征。
只要电视里播出女排的赛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守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为女排加油喝彩,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群情沸腾的印象难以磨灭啊。
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后来被总结为“女排精神”,成为一代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向上。
更多的中国人则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口号,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
北京商标一厂、无锡钟表厂等生产单位的职工在信中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老师也号召我们学习女排精神,努力学习,勇攀高峰,争创佳绩。
女排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拚搏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中国,被大力提倡,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则指出,“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
中国女排还催红了一部日本的青春偶像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阳光开朗的小鹿纯子,受到了我们热烈的追捧,我们梳起了纯子的发型,整天模仿剧中小鹿纯子的“晴空霹雳”和“炫影旋风”,似乎自己也化身为排球女将,幻想着挺近奥林匹克,为国争光。
女排队员就是那个时代男女老少通吃的全民偶像,其中号称“铁榔头”的郎平,可以说是偶像中的偶像,还记得当年她一个向上飞跃,甩动手臂,大力水手猛地一个扣球,把对方3个老外队员砸的东倒西歪,那场面真是振奋人心啊,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啊!她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2002年10月,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6年3月25日,郎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后来,随着老女排相继退役,欧美国家的崛起,女排进入低谷期。郎平也去了国外任职,再后来,听从祖国的召唤,铁榔头又回来了。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很快,年轻的队伍开始见到起色。2014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即斩获亚军,这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的最好成绩。
这一年,1995年出生的主攻手朱婷在国家队浮出水面,她个人不但入选最佳阵容,且再次获得最佳主攻称号。此时的她,已经奠定了世界顶级主攻手的地位。
不足18岁的小将袁心玥也在世锦赛上一鸣惊人,获得当年“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的最佳新人奖。
执教仅一年多,郎平相继发掘出两大成绩亮眼的新人,球迷们开始对新女排刮目相看。
次年,年轻的中国女排将亚锦赛、世界杯冠军双双收回。这支已经远离聚光灯许久的队伍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备战世界杯期间中国姑娘因伤病等原因,意外频出,胜利得之不易。夺冠一刻,早已身经百战的郎平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作为强者,我们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面对镜头,回顾赛前遭遇的种种坎坷,郎平再次哽咽。
在里约,这些年轻的女孩,使出了“洪荒之力”开拓出女排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当国歌奏响在里约的赛场,让我们为威武的中国女排,喝彩点赞。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年轻的中国女排用实力和勇气捍卫了荣誉,让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焕发了新的光彩。在新一代女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回归和升华,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新世纪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风貌。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旗帜,更是全体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比赛有终场,时代在变化,但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阳光总在风雨后,“女排精神”长盛不衰,并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