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139:花烛| 红掌一片托黄烛

从2010年至2023年,我养过3次花烛,是一次比一次养活的时间短,看来这种花卉管护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2010年4月我买了第一盆花烛,20元。养了两个月,不但没长,感觉还变小了。从网上查找了一下原因,可能是放在窗台上直晒了。于是就把它放到了离窗户有3米远的地面,这下生长才正常了。这棵活了3年多,大概养到2013年入冬。

这棵花烛比较小,基本上开花也就一两朵。它的花像鲜红的手掌托着一根表面有小疙瘩的黄蜡烛,别具一格。

2014年3月,我又买了一盆儿,这次的棵儿大反而便宜,15元。因为自带的盆是塑料的,壁比纸还薄,我就想换盆。花店店主说换盆最好在周边填上一些枯树叶,于是我到绿地的树下搜罗了一袋。换盆后长得挺好,从我4月拍的照片看,枝叶很壮,还开着4朵花。这盆花儿高高大大,应该养的时间更长,可实际只养了两年,还不如第一盆呢。

2023年春节前买年宵花时,妻子张罗着又买了两盆儿,是案头花儿——白瓷盆的小盆栽,带花带苞,挺招人喜欢。8月、9月我们计划外出近一个月,临走时把白瓷盆放在塑料盆中,塑料盆中还倒了半盆水,可回来一看,还是干死了。

因为听花店店主说过,花烛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观赏植物,我就想查一下它的原产地和引入中国的时间。查收载天南星科花烛属的《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册天(1979年出版),只收载了掌叶花烛和深裂花烛,没有收载花烛。据说,是因为《中国植物志》主要收录中国本土及归化植物,而花烛在当时还是纯粹的引进观赏品种。

2020年正式对外提供查询服务的植物智虽然收载,但也比较简略,提到花烛(拉丁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有红鹅掌、火鹤花、安祖花、红掌、红苞花烛、蜡烛花等俗名。为多年生草本;茎矮;叶互生,叶片革质,有光泽,阔心形、圆心形,长12-30cm,宽10-20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肉穗花序有细长花序梗,佛焰苞深红色或橘红色,园艺种还有其他色泽,心形,先端有细长尖尾,基部心形,肉穗花序淡黄色,直立,圆柱形,花多数,密生轴上。原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花期多在冬季。花烛品种繁多,佛炮苞极为独特,色泽丰富,以红色为主,为世界广为种植的观赏草本花卉,多用于插花及盆栽;也偶用于稍蔽荫的园路边、水岸边种植观赏。

关于花烛引入中国过程,北京市植物园张永红和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王莲英于1995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安祖花生长发育特性初探》交待得非常清楚:“安祖花于1983年由荷兰来京举办花展时开始引入我国,1987年北京市花木公司首先进行安祖花组培和栽培工作,后有深圳农科花卉所及北京林业大学等处栽培。”

论文使用的花名是花烛的别名“安祖花”。花烛的一个重要原种——安德烈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是于1876年由法国植物学家Édouard André采集到的。为纪念发现者,该物种以其名字命名,其音译“安祖”也成为该花的常用俗称。据说该花的采集地是哥伦比亚西部,因此与哥伦比亚渊源最深。

花烛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曾比较混乱。北京林业大学1990年出版(1988年成书)的《花卉学》在讲述A. andreanum Lindl时,其正名为哥伦比亚花烛,别名为红鹤芋、哥伦比亚安祖花。1992年修订的《北京植物志》在其“一九九二年补编”中收载了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l,其正名为安祖花,别名为红掌、花烛、大叶红掌。南京林业学校1993年出版的《花卉学》在讲述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时,其正名为花烛,别名为红鹤芋、红掌、台灯花。北京林业大学刘燕主编的《园林花卉学》(2003年出版)在讲述A. andraeanum时,正名为红鹤芋,别名大叶花烛、哥伦比亚花烛、哥伦比亚安祖花、红掌。南京农业大学江姗等人的论文《我国红掌研究进展》则称Anthurium andraeanum 的正名为红掌,别名为花烛、安祖花。

不过2017年12月我查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项平台中国在线植物志、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植物图像库(综合平台“植物智”还没有对外提供查询功能),都将花烛作为正名,于是我也把花烛作了Anthurium andraeanum的正名。

上述提到的这些中文花名,除“安祖”无疑是音译外,其它都是因形得名。它的肉穗花序有点儿像蜡烛,因此有了“花烛”之名。它的心脏形的佛焰苞多为红色,因此有了“红掌”之名。而“红鹤”、“灯台”则是整个花的比拟。

另外要注意花烛的同属植物火鹤花(拉丁学名:Anthurium scherzerianum Schott)与花烛很相似,要注意区分。明显的差别点是:花烛的肉穗花序为直立,而Anthurium scherzerianum的肉穗花序为螺旋状弯曲。

火鹤花

花烛,花形奇特,色泽艳丽,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据说在全球热带切花和盆花(不是所有花)市场中常年稳居销量榜的前三名。

花烛传入我国之后,迅速被人们接受,进入了千家万户。相关单位也加大了科研力度,据说广州市花卉研究中心就建立了我国首个种质资源数据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