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和菜头前段时间写作的《建群是一种瘾》一文,我想说的是,更多的人是加群成瘾。微信群现在之泛滥,人手有十几二十几个群是常态,这和当年QQ群、讨论组的盛况不相上下。
01
每天有无数的行业群,分享群,亲友群,兴趣爱好群在手机屏幕咆哮,人一旦麻木了,就会对满屏的消息视而不见,但又舍不得断舍离。我们总觉得多一个群就是多一个圈子,多一个圈子就多一份资源多一条路。然而,这些圈子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吗?
我曾经也以为圈子越多越好,反正混进去貌似没有成本,直到我发现它们在一点点吞噬我的时间和精力。退出这些圈子让我更轻松,也让我不用在成百上千条未读消息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定时清理微信群甚至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当一个圈子完成它的使命,或者不能完成它的使命,那就清理掉好了。剩下的高质量圈子,就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
02
那么,到底怎么混圈子才能高效省时还能涨姿势呢?根据我走过的坑,分享三点经验。用好这三招,能帮你提高50%的效能。
①混付费的、有门槛的圈子
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接受不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大牛,你愿意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分享自己的秘籍给一群水平参差不齐和自己也没有利益挂钩的陌生人吗?
免费的圈子就像满大街的免费试用装,无非是拿一点皮毛的好处来吸引你,效果甚至不如阅读一本书来得更透彻。提升圈子的品质,从放弃无效的交流,学会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开始。
②别太随性,有产出才有收获
很多号称爱学习的人,喜欢参加各种微课,听各种分享。听完了,简单地评价一句好或者不好,就没有下文了。
测试一下:你还记得上次听的那个挺有意思的分享会,都分享了哪些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你来说有什么价值吗?还是如同听相声一样,当时爽一下就好了?
没有记录没有思考,再好的收获也会随着时间被遗忘。所以,无论是正儿八经的线下讲座,还是随时随地的在线分享,我都一定会准备好记录工具,方便我记录下要点,检视这一次的收获。没有产出,不就代表这花费的几个小时浪费了吗?
③别老做围观者,主动做点什么
同样是混圈子,有的人偏偏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而你混了十个圈子都没人知道。你可能会说,我习惯低调,听别人分享互动就好,其他的事情总会有人做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你不能利用这个机会,为大家服务一把,从中把学习价值最大化?
举个例子。听完分享,总会有伸手党提问,有没有人做笔记了,有没有人有课件/资料。往往我们就是那个伸手党,而不是热心分享的有心人。
做有心人有什么好处?大家会默默认可你做出的努力,你也能因为主动参与收获更多,甚至构建出个人品牌。
无论是做个思维导图,记点笔记,还是活跃气氛,链接成员。养成主动做点什么的习惯,能让一个人告别懒散,成为主动出击的学习者。
03
所以,千万别忙着加各种社群,要理性思考这些圈子是否有价值,而自己又能怎么利用它。说白了,别忙着自我感动,以为自己混了一个又一个圈子就是勤奋努力。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偷懒,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