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下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承担着维持生命能量的重任,它由小肠和大肠组成。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长约4-6米,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长约1.5米。
肠道里存在着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包含500-1000种菌群,菌群总重量达1.5-2.5kg。这些菌群和机体很多炎症、肿瘤、神经退行病变、肥胖、抑郁 ……息息相关。
肠道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的最前线,因为肠道里大量的异物会伺机入侵机体。
肠道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大脑,拥有5亿神经元、40种神经递质,可产生人体约50%的多巴胺、95%的血清素。多巴胺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而血清素会正向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
常言道,肠子健康,人才漂亮。很多皮肤问题和肠道健康休戚相关,比如痤疮、过敏、皮肤粗糙晦暗、色斑等等。很多人备受脱发困扰,也与肠道的健康状态有关,根源在于小肠无法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7(生物素),而维生素B7是维持机体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
说了这么多,大家估计应该对肠道的功能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肠道健康告急的指征也可以了解一番,比如:脸上突然长痘,情绪莫名其妙地糟糕,无规律地产生废气,宿便堆积导致小腹凸出,口臭,牙龈出血,胀气打嗝,急性腹泻等等。意识是第一步,如果大家肠道有这些表现,就要引起重视了。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可以有效保护场内环境。菌群分布比例,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肠道菌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益生菌、中性菌和致病菌。
益生菌是存在于肠道内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菌种,常见的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免疫机能,调节肠道免疫活性;合成消化酶强化营养吸收;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等;抑制有害菌繁殖,提高肠道机能;促进大脑发育,正面影响大脑功能。而随着年龄增长,肠道里益生菌的数量会逐渐减少,特别是生命力不太顽强的双歧杆菌,而有害菌数量则会不断上升。
中性菌是肠道内的“墙头草“,它们有双重作用,既对人体有益,也会有害。益生菌强大,中性菌就会跟着变好;致病菌强大,中性菌就会跟着作恶。
致病菌一旦过度繁殖,就会引发多种疾病,并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质,破坏肠道免疫功能。如痢疾杆菌数量失控,人体就会拉痢疾,造成严重脱水现象。
所以,看似风平浪静的肠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战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很多人意识到应该给肠道补充益生菌了。这是可喜可贺的进步。但也要提高认知水平,不能盲目补充。
把握几个要点:
1.益生菌的种类选择,优选嗜酸乳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很多酸奶里添加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其实没什么卵用,因为不耐酸,会在胃里被胃酸消灭;
2.必须是活的益生菌,活的,活的,活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般加工程序太多的乳酸菌制品,活的概率就太低了;
3.同时补充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的营养,有菌苗,有食物,才能叫养殖。
4.当你拿到益生菌和益生元制品,无论是固体饮料还是液体,开封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吃进胃里。因为益生菌是厌氧菌,在空气中放得越久,死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