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宋庆龄故居

初秋,天高云淡。

清晨,漫步在北京的宋庆龄故居院内,丝丝凉风吹来,夹带着花香、果香,令人心旷神怡。

故居院内景色怡人,环境优美,假山叠翠,树木成荫,到处都是美景,处处都有故事。

我无从记忆当时王府的生活,但我想院子里当年留存至今的山石树木会知道。我笑问山石树木,在记忆中是否还存有这个空间里所发生的故事?

山石无声,树木不语,历史自在心中。

大草坪上有一株约五百年历史的古槐,它西面的枝干昂首向天,东面匍匐于地,形似欲飞的凤凰,宋庆龄为其取名为“凤凰国槐”。远望,“国槐”如凤凰展翅,又似涅槃重生,催人奋进。

草坪北侧的“濠梁乐趣”厅,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庭院的百年故事。据记载“濠梁乐趣”是借用庄子《秋水》篇里“知鱼之乐”的典故而得名。

穿行到正门的甬道中,初秋温柔的阳光透过庆龄先生亲手移植的葡萄藤下,映照在那一串串倒挂的葡萄上,紫中透亮 ,晶莹剔透, 夹杂着少数被阳光染黄的叶子,好似在宣告葡萄熟了。

清风摇曳,小桥流水,走进长廊,站在恩波亭向西展眼望去,古老的南楼和池边的翠柳倒影在水中,仿佛天成,偶有鱼儿越出水面,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据记载,当年明珠大学士在这里居住过,纳兰性德当年曾在这里召集好友一起读书咏诗。当时这里还叫渌水亭,到成亲王永瑆搬过来后,为答谢皇恩浩荡,才将此亭改名为恩波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南楼门前池边上纳兰性德亲植的明开夜合树(学名卫茅),古老的躯体向人们描述着这里百年的沧桑变迁。是不是所有的深情到最后都只有深重的遗憾?

纳兰性德非常喜爱这颗夜合树,在他生命的最后之际,还不忘托物咏怀,留下的绝笔之作《夜合花》: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近小楹。

南山东侧由一代醇亲王题名的箑亭、南山西侧的听雨屋,历经数百年雨雪风霜的洗礼,仍傲然屹立,默默地守卫着庭院,保佑这里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位于主楼西南小桥边的太湖石上,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岁岁平安”,相传是清朝大书法家永瑆亲王所书。岁的繁体字下面是一个少字,而亲王却把它写成了小字,据说是祝福人们活一岁小一岁,而不是少一岁,不得不感叹前人的智慧。

西山南侧,正对西门处也有一块太湖石,上面镌刻着“接福”二字,上篆下隶,“接福”二字意思大家不言自明,不用我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据说“接福”这两个字是慈禧太后所书,当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证实,大家就是听听而已。



宋庆龄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这里以前是醇亲王府花园,末代皇帝溥仪就出生在这里。宋庆龄是1963年才搬过来居住的,在这里居住了整整18年,也是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之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看了几本陈廷一的关于民国四大家的《宋氏三姐妹》、《宋氏家族全传》、《孔氏家族全传》、《蒋氏家族全传》、《陈氏家...
    劼希阅读 5,205评论 0 6
  • 宋庆龄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Song Qingling),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简云儿阅读 3,342评论 14 1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6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54评论 3 8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