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通常发生在断层附近,同时地震也可能导致新的断层产生。地壳作为地球最外层的一个坚硬的壳体,由于受到板块运动、构造应力加载等力的驱动,往往会积累弹性应变能,到达一定程度后,这种能量大概率会在较薄弱的断层位置处释放,从而产生地震。
距离地震震中最近的已知断层,可以称为发震断层。通过断层的产状、运动特点等参数,常可以推断处这个地震的机制。
一般断层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对应的地震为拉张型地震、逆冲型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数量上,走滑型地震最常见。
下面我看看这几种断层的特点。
上面两种断层在发生错动后,出露地表部分会被剥蚀,但是利用地层之间的覆盖关系可以判断出是哪一种断层。
正断层一般是受到拉张力形成的,而逆断层的形成与挤压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逆冲型地震。
下面再看看最常见的走滑型断层的运动特点。
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构造应力方向可能发生多次的变化,因此很多断层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当各种类型的断层相互交织在一起是,会给断层的划分和定性带来很大挑战。
现代科技通过GPS观测,可以给出断层的运动速率和方向。而对断层的几何及运动特征的研究作为地球物理研究热点,一直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