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开始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市直中小学教师培训。上午主讲人是江苏名师诸向阳老师。诸老师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课上得大气而高效。之后作了题为《破译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使人深受启发。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诸老师说得很有趣,他打出了四个数字:“3737”。下面是他对这组密码的“破译”。
一、第一个“3”指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因素。
关键事件。诸老师说他年轻时接受挑战去徐州上公开课,他从这个任务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件事就是他个人专业成长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关键人物。他说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就是促进他发展的关键人物。朱永新教授说,如果一个老师坚持每天写1000字的教学反思,一个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就。诸老师清楚地记得朱永新老师说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他说自己儿子坚持记日记,后来成为留美博士,又应出版社之邀,从几千篇日记中精选200多篇,编成一本名为《留美博士的童年日记》的书。而诸老师自己笔耕不辍,成长为特级教师、江苏名师。
关键书籍。诸老师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提出的“润泽的课堂”的理念对他影响深远。
二、第一个“7”指的是教师成长的七条“定律”,列举如下:
1.能坐第一排就不坐第二排;
2.能上公开课就不要推三阻四;
3.能跳出来就不要等挑出来;
4.能坚持就不懈怠;
5.能文本阅读就不要电子阅读;
6.能与名师为伍就不与庸常为伴;
7.能见到远方就不要苟且现在。
三、第二个“3”指的是教师成长的三条途径,即在上课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课程开发中成长。
四、第二个“7”指的是课程开发的七大可用资源,即地域、特长、节气、教材、节日、问题、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