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家》热播,娘娘的人气口碑也吸引着我来啦,并且这部作品的编剧是六六。从演员到编剧都足够吸引人来看一眼啦。
看完这部剧,最深的感受就是家里的纸巾越来越少啦。原生家庭给每个人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最让人可怜的就是房店啦,出生差点被扔进井里淹死的四井,读书不成被逼出嫁,爷爷帮助终于逃出来,边读书边蹭课读完大学,遇到徐姑姑,成为中介后被家里当摇钱树。真心太可怜啦,通常一边看一边哭。
真心印证啦一个女人改命的四次机会,第一次机会出生,看闪闪家里虽然没有什么钱,但是很开心,很快乐,啥也不想,就想着找个好男朋友,从来不存钱,口红零食就是她的最爱。第二次机会考个好学校,看九八五吧,名字起的就自信,总部派下来,假如有机会总部来的直接上位店长。当然在看上去能力相差不算太大的情况下,学历也就成啦一种衡量的标准啦。第三次机会找个好人就嫁啦,这个看徐姑姑身边的两个女人最合适不过啦。徐姑姑不管从性格,包容性,承担压力,家庭条件,等软硬件设施来讲都算的上是优秀啦。可惜娶啦一个吸血的媳妇张乘乘,一场不合适的婚姻两败俱伤。看房店跟徐姑姑就不同啦,彼此付出,彼此关爱,彼此知道对方最想要的是什么,彼此支持,然后~第四次机会,假如上面三次机会都没有,那就只能靠自己啦,最好拿出来看一看的就是王子啦,看王子剧中并没有提他的家庭,学历等硬件设施,我们来看看他如何选择伴侣吧,哪怕最后一个时刻他也有选择的权利,他没有选追啦十年的物质女友,而且选择啦,让王子相处感觉舒服,开心的闪闪,一通电话就改变啦王子的求婚对象,这不是偶然是三年积累下来的相知,好感,可有不好意思说~
可见人这一辈子,有些看似不可以选,但也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所以想改变命运的女人啊。记得靠自己的眼光跟见识,去选自己的出生,假如没选好,还有机会,请选择好好读书,上个好学校,培养自己综合素质;假如年少无知,没好好读书,还有机会,请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假如没选好,请反观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追寻的路上使用的方法合适吗?做些什么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呢?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就简单多啦,瞪大眼睛,面无表情说: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大声喝到:GO!看她卖房子感觉很简单,自然而然,她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卖房子。一切的行动都是为啦卖房子而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比如第九集,两代人,婆婆儿媳妇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小姑子也有自己的恋爱,在买与不买之间一直纠结,一家六口人不能达成共识,无法决策是否购买。可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家心里有话,不能摆到桌面上谈。在你以为我以为之间来回猜测,浪费感情,浪费时间。可是一般房产中介却看不到拒绝购买的真正原因,还在以为只是对房子不满意,而开回换着看房子,来啦顾客却也不能共享信息,在自以为的角度上去寻找销售的突破点。
这一点还是三轩家总管厉害,很快找到不成交的问题所在,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有时候客户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自己刚好有房子,刚好推荐给合适的人。这不就是你刚好需要,我刚好有吗?
我只是很好奇,三轩家总管怎么知道客户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呢?她是怎么知道客户的顾虑呢?这个剧还是需要再看一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