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们从长达70年的书信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与家人、读者、出版社编辑、朋友之间互相来往的信件,内容相当丰富,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黑塞。
A1、黑塞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却不愿成为墨守成规的基督教徒,而是立志做一名少年诗人。
父母以为他得了精神病,便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治疗”,那是黑塞童年最阴暗的一段时光。
之后,黑塞又从高中辍学,去一家旧书店当学徒工。在那里,阅读和作诗拯救了黑塞孤独的灵魂,然而父母却始终不理解他。
A2、黑塞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专职作家,也走进了婚姻生活。
他和妻子居住在美丽的乡村,生活宁静,黑塞的创作也相当顺利。他致力于书写自我,却也因此遭到世人的误解与谩骂,妻子也与他分道扬镳。
终日与文学为伴的黑塞注定是孤独的,幸好他还有许多挚友,他们能够理解黑塞的思想世界,这让黑塞感到莫大的安慰。
A3、黑塞多次在书信中提及自己的信仰,他坚信神的启示就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只要人们不遗余力地探寻自我,遵循自己的良知,就能不断接近神。
黑塞本人也一直艰难地捍卫着自我,他走出离婚、战争和失去至亲的伤痛,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晚年过起了真正的隐士生活。
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不是生活选择了人,而是人选择了各自的生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选择,便可以活出一千种生活。
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就不会惧怕。敢于遵从自己的内心,就找到了安定。
S、《黑塞书信集》,作者赫尔曼·黑塞,在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黑塞的作品被翻译成了53种语言,风靡全世界,他也被称为“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年轻人“内心最深处的灵魂阐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