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打算留学的你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4598

独生女留学要嫁老外,卖了房子的父母崩溃:我们老了谁照顾

最近看了这篇文章:一对六十多的父母,将独生女送到国外留学,最后女儿选择定居国外,父母失望,但女儿心意已决,俨然是跟父母断绝关系的架势。

网友议论纷纷。

1

留学之后,回国呢?还是不回呢?这是各大海外留学生论坛的月经话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人号称:牛人都回国了。留在外面的都是没本事的,家里没背景的……

也有人针锋相对:回国喝毒奶吃毒菜打毒疫苗呼吸雾霾……

都是些毁三观的言论。

2

其实今天本来想写出国留学之后,到底该不该回国的。

但是突然发现,我对回不回国的争论,竟然是排斥的。

我的理由很简单,回不回国,取决于回去了能不能混的好。

然而混的好不好的决定性因素,除了你家的背景、人脉,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

能力,不是说留了学或是回了国,就噌噌噌往上涨经验值的。

能力,是要靠严格的自律,努力培养的。

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是留学和培养能力。

3

首先明确一点,留学不是万能的。不是没考上重点本科的另一条路,更不具备“镀金”的功能,也不会让你的外语自动变好。

留学,还是要学本事的。

我见过不少留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可以分成两类:懒惰的,勤奋的。

懒惰的翘课打游戏,作业、论文找枪手。

勤奋的翘课做微商代购,作业、论文找枪手。

家里每个月两万三万的汇过来。

简直是吸血。


也许我遇到了假留学生?

4

我还见过一些留学生。

他们跟你在清北见到的学霸一样。

他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学习。学外语,学专业课,学写作,学演讲,学一切能学到的新知识。

毕业后多半进入跨国公司,从基层技术岗位开始,几年升到中层,派回国做管理。再自己出来单飞创业。

他们在北京上海买房子。

他们的创业公司给行业带来冲击和变革。

我不知道除了精英,还有什么荣誉称号适合他们。

他们没有家庭背景。只有多年培养出来的能力。

5

这样的牛人,我还认识好几个。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中文英文,都能“说”会“写”。

都是在留学期间锻炼出来的。

为啥硅谷IT公司印度CEO那么多?不是因为印度人会编程,而是因为印度人嘴炮打得响!

刚出去念书那会儿,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真是不太行。面对各种seminar(研讨会),tutorial(导师课),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research presentation(研究报告)等等,干瞪眼。

万般无奈,赶鸭子上架,被逼上台做research presentation,除了不流利的英语,还能听到“嗯”、“啊”、“那个”,尴尬癌都犯了。

于是有的人故意避开这样的课,继续躲在校外公寓里打游戏,做代购。

写,也是一道难关。一门课,两篇term paper(学期论文),一篇final paper(期末论文),总字数要12000字。

有些人直接找枪手公司,从题目到大纲再到参考书目,一条龙服务,按字数收费。

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打游戏或者做代购。


嗯,这比泡吧吸毒强。

6

可是英美本地的同学,似乎觉得这些并不难啊。(但是他们觉得Calculus微积分难上天了好吗?)

不难,是因为人家的训练,从娃娃抓起。

在英美国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始写“研究论文”、做PPT演示的训练了。

虽然“论文”内容最多时“少儿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准,但格式要遵照学术期刊;PPT演示,要学乔帮主,脱稿发言。

有童子功护体,英美同学的说写能力,比我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就算不熟悉的课题,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给人的感觉是:“我觉得我很懂”。

英美大学课程,总有“小组研究项目”。小组通常是他们这些能说会道的人做组长。而实际工作,都是我们中国学生埋头苦干。

结果,成绩都是他们的。问题都是我们的。


你单位是不是不也这样?

7

所以,有识之士,比如我认识的那几个牛人,开始疯狂英语的旅程。每一次讨论,每一次presentation,每一篇论文,都能让他们肾上腺素爆棚,120%地投入。

我说得慢?因为我说的都是重点,你认真听。

我用词不准?你告诉我该怎么说。

我语法不地道?因为英文不是我的母语,你说一句中文试试?

于是他们从埋头苦干,逐渐拼到了上台演讲。

虽然还听得出中国口音,虽然还是有语法错误,但是听众们不是雅思考官。

听众才不管语法错误。他们主要看气质。


8

这种高强度和“臭不要脸”的“说”、“写”训练,给他们打下了日后成功的基础。

创业也好,打工也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思考一个问题:营销。找工作营销自己,见客户营销产品服务。

只要营销,“说”的能力上,立辨高下。

“写”就更突出了,商业信函、计划书、各种调研报告,过硬的写作能力是基本款标配。

因此,那些让假留学生腿软的presentation, term paper,在他们看来,不是一道又一道的挑战,那只是日常的。


他们挑战自我,而不是等待被挑战。

9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

有时接触一些“海归”,听他们荒谬又胆怯的英语,总想问问他:“你真留过学吗?”

留学时期的语言环境非常珍贵,很可能是一个人一生唯一的机会。

在短暂的几年里,尽可能吸取语言的养分,臭不要脸地多说多学多写,反正身边有N多母语者给你免!费!纠!错!

(我跟你说现在外教1对1的价格是300RMB/小时你知道不?)

的确,英语无法速成,哪怕留学三四年也未必能说得像老外一样。

但是,你如果不练习,留学三四年,连外语都还说不灵光,你对得起自己?


留学是英语学习的新起点,这一轮,你得加把劲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分手或拒绝我更喜欢听到“你太完美,我没法去爱你。”而不是“我不喜欢你了”和“我们不适合。” 虽然都是不爱的借口...
    逸凡生阅读 3,047评论 0 9
  • 站在跑道上,弯下身子,轻轻抚摸着那粗糙的跑道,胜利的喜悦伴着鼻子的阵阵酸甜,从眼里流了下来。 时间,回到了一周...
    Dumbledore阅读 1,878评论 1 2
  • 按顺序来,赵小姐是第三位在评论里写下:“我愿意!”的人。我们是在咖啡培训课上认识的,
    GiaGia阅读 3,064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