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网上来
田立特的宇宙探索与生命哲学
a924423
2025-10-16 12:24
河南
关注
01
田立特的生活经历
田立特,笔名闲嫌咸贤,来自辽宁抚顺,于1949年诞生。他大专毕业,曾作为知青在农村辛勤耕耘了4年,直至1973年回城。在木材厂,他担任制材工长达8年之久,而后在1981年开始从事会计工作,这一干便是28年。退休后,他以助人为乐,用闲暇时光继续探索生活与世界的本质,反思和学习文学、哲学、音乐与体育的奥秘。他善于思考,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体验天地间万物的变幻,同时运用科学的思维去探寻宇宙的深邃与奥妙。
02
宇宙与生命哲学
> 宇宙与物质守恒
在一定的时期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大自然孕育出了崭新的我。这正如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1756年发现的物质不灭定律,也被称为质量守恒定律,它揭示了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奥秘。与此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虽然进程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
我从何而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思考生命起源与归宿的人。然而,我们可以从宇宙的创造力和大自然的循环规律中寻找答案。宇宙创造了银河系、太阳系以及地球上的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同时它们也在自转,这是宇宙的客观规律。
> 人类与地球的责任
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循环和转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蒸发,升腾到高空后遇冷凝结成雨滴,再落回大地形成河流。这种循环不仅滋润了大地,也孕育了生命。生物在不断地繁衍和更替中,展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而我们人类,也从猿猴进化到人,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才拥有了今天的文明与智慧。
浩瀚的宇宙,虽能创造万物,却无思想、无思维,更不知时间和空间为何物。然而,它却孕育了地球,一个适宜万物生长的摇篮。在这颗星球上,生物从无到有,人类更是脱颖而出,拥有了智慧与文明。但人类虽小,却有着宏大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探索宇宙,认识世界,更在不断挑战自然的极限。
然而,地球的寿命并非永恒。科学家们发现,经过46亿年的风霜洗礼,这颗中壮年的星球已逐渐显现出衰老的征兆。虽然这个过程不会简单粗暴地引发“世界末日”,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已悄然降临:珍稀动植物数量的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地球的衰老。
> 生命的独特性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地质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与破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速地球的衰老进程。从那些记录地球变迁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环境恶化的痕迹,一次次向人类发出警告。
无论如何,地球终有一天会面临毁灭的命运。这就像一颗星球从诞生到成长,再到衰老,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与人类的生命历程相似。从出生到婴幼儿,再到少年、青年、壮年,直至老年,最后走向死亡,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地球上同样上演。
此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而拥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性格爱好以及外形体貌。这些差异不仅塑造了各个民族的独特性,也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时间、地点以及自然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大自然创造出千差万别的人。因此,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广阔的宇宙中,无论是地球还是其他星球,都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没有第二个能够完全复制的我。即便是双胞胎,尽管外表相似,但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个体,无法被另一个所替代。因此,真正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模仿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