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语录:九十九步是专,最后一步才是家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昨天我发了一篇文章,《我如何用25天的时间写完了一本书》,后台收到了一百多条小伙伴的留言,争着要预订我的新书。
还有很多朋友说:你好厉害呀,25天就把一本书写完了,我也马上准备开始写!
我意识到了大问题,赶紧回复:“这篇文章是给正在一起写书的小伙伴们打鸡血的,你可不要照搬啊!
我在闭关写这本书之前专门阅读了300万字,写好了60万字的课程、案例、报告,外加积累了上百万的文字素材。
那些小伙伴也都是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可不是白手起家……”
所以,新作者写一本书,真的只需要25天吗?
那是天方夜谭!
25天只是一个梳理、呈现过程,之前还有无数年,无数天的积累过程,不能忽略。
写书的新手朋友会踩到很多的坑,我把这些重要的坑都理出来,让那些有写书想法的小伙伴,以后尽量不要踩着坑。
我理了十大坑,分为:写书前、写书中、写出后。
不齐全的地方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
1、写书前的坑
第一个坑:看到别人也出书了,我很着急。
人人都有写书的梦想,但是急是没有用的。
别人能写书,还好卖,是因为他有数十年的积累:包括人生经历、职业经历、专业能力、案例储备、写作基础,那是厚积薄发。
如果我们什么准备都没有,一定要写一本书出来,那就无异于你逼着公鸡下蛋。
不要忘了你为什么要写书,而是要想到几个方面:
我以后要专注什么方向,写书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帮助吗?
我以前的积累足够吗?能够把这本书写出来吗?
我写这本书是什么目的?能带来什么价值?
如果说连这些问题都没有想清楚,那着急也是没有用的。
有个小伙伴的大纲被灭掉了七八次,其中有一个大纲想写治疗抑郁症,出版社的老师就不太同意她写这本书,因为担心写出来的东西缺乏专业权威;
还有一个大纲想写全职妈妈规划,但是又缺乏一些成功全职妈妈的榜样案例,可能没有太多的说服性,所以也被灭掉了。
到最后来,她想清楚了:不着急,我先要去想清楚我以后要做什么事情,再去想我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书?
这个事情真的急不来。
第二个坑:什么热门我就应该写什么。
大家可能看到那些市面上的畅销书,动不动就卖个一百万本,动不动出百万畅销书作家。
他们在写青春,写励志,写鸡汤,看样子这确实很火哦。
那我写这方面的书,那一定能火吧?
但是别忘了我们每个人的文风是不一样的,如果文笔不够,写出来鸡汤的文,那可能就变成了毒鸡汤(比如我,绝对不会去碰鸡汤)
如果要写特别有深度的文章,但是阅历不够,积累不够也写不出来。
用3W2H的方式问问自己:
Why: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是为了什么目的,我在什么领域积累是足够的。
Who:这本书写给谁看?我的用户画像和需求是什么。
What:我应该怎么写?提供哪些价值给我的用户。
How:如何写?怎么定标题,怎么列大纲,怎么分小节,怎么组织案例…
How many:多久写完?怎么分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周期完成。
第三个坑:我写书是给我自己看的。
从小学习教科书都知道,书是让别人能看懂的。
因为读者没有站在我们的面前,没有办法跟我们对话,也不知道你的情绪和表情。
文字表达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写的东西能不能走到读者的心中,能不能让他产生共鸣,不是我们说了算。
除非我们是鹿晗、吴亦凡、范冰冰,把我每一天的日记发出来,流水账也会有人看。
但是作为一个素人,写书一定是给我们的读者看,让他们觉得有帮助,有价值,有共鸣。
大叔和小伙伴们,最后跟我一起确定的方向:写妈妈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作为专业的咨询师很清楚的知道,职场的妈妈是困惑的重灾区。
就是希望写一本,职场妈妈们看得懂的生涯规划手册。
2、写书中的大坑
第四个大坑:公众号文章堆起来就是书。
很多人都在写微信公众号,也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公众号阅读量还不错,还有几篇是10万+。
但是没有人会愿意花钱去买免费能看到的的微信公众文章。所以微信文章只能作为我们的一小部分的素材,可以放在文章中引用。
把所有发过的微信公众文章串起来,就成一本书了,那不是什么好的想法。
第五个坑,抄抄写写就是一本书。
写书不是摘录笔记,上了晓媛老师私房课和秋叶私房课后都知道:写书严禁抄袭。
即便是要直接引用一些经典的句子和案例都要写明原著和作者的出处。各类书上抄一点,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会有大大的版权问题。
何况,拼起来的东西没有逻辑性。
如果我们要引用一些名家的名言,不能超过30个字,而且一定要标明出处,有参考的文献和书籍也要写明。
哪怕是在网上看到的诗歌、文章,不知道作者是谁,也是不可以照抄的。
第六个坑:写书的时候不需要别人指导,我一个人搞定。
如果说我们已经出过两三本书了,一个人搞定没有问题。
但是作为一名新手写作者,那是一定要有人指导的。
一定要有经验的导师带着你,随时给他看你的大纲,你的样稿方向是否正确。
让他提供专业意见,我在写书的期间就是得到了晓媛老师,秋叶大叔,人邮李社长的非常专业的指导。
有老师指导是新手写作能够成功的第一步,千万不要自己闭门造车。
第七个坑:晚上思路清晰,我必须熬夜写书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熬夜是不健康的,但是就是停不了。
我有个朋友,90后小鲜肉,经常熬夜写作,到了后来,年纪轻轻的就经常感冒,这就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我在闭关中,一天夜都没有熬,身体很好,精神状态也非常好。
反而是之前有段时间经常熬夜,要忙到晚上12点之后。
那个阶段过后,我的颈椎的老毛病就复发了,得不偿失。
所以,友情提示:可以闭关,但是尽量不要熬夜。
如果因为要上班,实在没有办法闭关,就把写作时间拉长一点。
3、写完书之后的坑
第八个坑:我的书写完了,马上就可以出版。
书稿提交给出版社,然后申请申请流程,印刷印刷,最多半个月嘛。
但是出版的流程是没有那么快的:要修改很多次、要校稿、申请书号,流程报备、设计、排版、印刷,还有后续一系列的上架的安排。
如果是已经谈好合作出版社,有团队协助的情况下,四个月出版已经是非常快非常顺利。
所以,一定要在准备写书之前就要洽谈各方面的合作的事宜。
提前做好准备,同步进行。
第九个坑:写完书我就可以躺着赚大钱。
如果说是新作者,文笔一般般,也不是什么名人,那这个念头你可以打消了。
一本书,定价40块钱,版税大概是8%,卖到1万本最多能拿到32000块钱。
普通的新手出版能够卖到一万本以上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
所以,如果希望靠这本书今年赚个上百万,那基本是妄念。
我们写书最大的收获其实是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做一个重新的梳理,全部的自我总结。
除了能够为自己贴一个更好的标签之外,你后续要再去做课程、讲座就更加条理清晰了。
写书准备的时候会查阅大量的资料,会长时间系统的学习,可以为我们以后打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大坑:初稿写完,万事大吉
初稿写完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会有最痛苦更虐心的改稿(我时刻准备着)。
人邮李社长告诉我们:之前出过一本书,作者提交初稿之后,一共改了整整五遍,作者和编辑都差点改崩溃,所幸最后结果是好的,上市后销量很好。
初稿只是我们的泥胚,后续还要细细的去雕琢,不断的完善,才有可能成为一尊美丽的雕像。
并不是一个月真的就能写出一本书,
也不是写完这本书就能够马上大卖,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
自己积累足够,良师伯乐助推一把,你能够比其他人离成功更进一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过程,没有经历过肯定是不清楚的。
而我非常的幸运,有秋叶大叔、李社长、晓媛老师的指导。
如果想知道更多出书的内幕和详情,可以参加他们的私房课。
最后我想说,出一本10万字书的真相是:数十年的梦想,十几年的积累,上千万的阅读量,上百万的素材准备,加一颗专注坚定的心。
我是白小白,专注职场女性幸福,欢迎关注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