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在这最快乐的时光里,游戏是最让人回味的插曲。参加了“游戏点亮童年”的主题培训后,让我对游戏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而且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也是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
仔细想一下,其实别说孩子,我们成人也喜欢玩游戏,只不过和孩子们玩的内容、形式和难度不同而已。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中每个人都是愉悦的,在游戏中每个人也都是聪明的,甚至有时还有“超能力”,原因就是游戏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很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记忆中我的童年就很快乐,因为各种游戏占据了我学习以外的所有时间,捉迷藏、跳皮筋、抓子儿、跳房子、岔大步、三个字、丢沙包......写完作业后,我总是和小伙伴们疯玩到吃饭还不回家,大家都在妈妈千呼万唤声中,才恋恋不舍地分开各自回家,并相约饭后玩耍的内容。每当想起那时的快乐时光,我都会充满幸福和喜悦。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都还不错,其实父母并没有过多的管理我的学习,我想或许这都得益于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玩耍吧。
其实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点,游戏对孩子的重要,它不仅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多彩的童年,而且也会对孩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作为幼儿教师我一直都有将游戏贯穿孩子一日生活的意识,但听了今天的讲座,我觉得我做的还很不够,不仅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游戏方式为主,而且在一日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要设计一些适合孩子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常规习惯,减少等待的无趣,更要尊重、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不要去制止或过多干预,要学会观察,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真正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
给幼儿真正需要的游戏、喜欢的游戏,而不是成人从自己主观意识出发的自认为好的游戏,那些不适合孩子的游戏,其实就是“假游戏”,对孩子的发展毫无价值和意义。童年只有一个,让我们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希望每一位孩子都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成长。
⼀、游戏是幼⼉的发展需要
家长的误解:游戏是⼀种玩耍,只⽤于消遣,因此游戏是⼀种时间的浪费。对成⼈来说,⼯作是有价值的,对孩⼦来说,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辨析:游戏是⼉童的天性,这⼀天性中蕴含着⽣长的需要和⽣长的内动⼒。对年幼⼉童来说,其⽣理、⼼理还在不断地成熟过程中,当⾝体和⼼理要发展什么的时候,其⾝体机能就会⾃动地发挥作⽤,⾃发地使⽤它。例如孩⼦之所以⾏⾛时喜欢奔跑、喜欢⾛窄窄的街沿边缘,喜欢跨跳路上的障碍物,喜欢向远处扔投⼩东西……其实,幼⼉游戏的这种⾃发性特点表明,这正是孩⼦发展动作、发展平衡、发展肢体协调性等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童天性好动的原因,如果我们给他们合适的空间、时间、玩具材料去游戏,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发展上的最⼤满⾜。
游戏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体现,幼⼉的游戏⽔平反映的正是他的发展⽔平,所谓“聪明的孩⼦会玩”,“会玩”指的是游戏⽔平⾼,“聪明”指的是认知⽔平⾼,幼⼉各⽅⾯的发展都是通过游戏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幼⼉在游戏中有⼤量⾃发的重复性⾏为,这种重复就是在练习和巩固已有的发展⽔平,另⼀⽅⾯,游戏中还有⼤量探索性⾏为,因为幼⼉对已经熟练的⾏为会不满⾜,就会变换着花样地进⾏⾃我挑战,⼩步递进地提升⾃⼰的⾏为⽔平。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遏制孩⼦的游戏,就是限制孩⼦的发展。
⼆、游戏是幼⼉的学习⽅式
家长的疑问:既然游戏对幼⼉的发展是⼀种⾃然满⾜,那么学习就应该是⼀种社会需求,孩⼦也需要学习⼀些成⼈想让孩⼦学的知识,这难道是游戏可替代的吗?
我们的回应:幼⼉还未到正式学习的年龄,也即幼⼉的学习不是那种概念化、符号化、学科体系化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依赖的是动作、是情景、是亲⾝的体验,这是他们的思维特点决定的,因为他们还处于直观的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游戏的情境性、直观性、操作性特点与幼⼉的思维特点相吻合,所以游戏对幼⼉来说是⼀种适宜的学习⽅式。
例如:⼀个幼⼉正在⽤积⽊搭⼀座桥,他先各⽤4块⽅⽊垒了两个桥墩,然后拿了⼀块⽊板条准备架在桥墩上,由于桥墩之间的距离较远,显然⽊板的长度不够,他便⽤这块不够长的⽊板作为⼯具,试图测量出⽐这块长的⽊板,但是没有找到。于是他将其中⼀个桥墩向另⼀个桥墩移动,使之缩短距离后,顺利地将⽊板放了上去。
(图⽚由浙江安吉幼⼉园提供)
在这个案例中,⾯对桥墩距离和⽊板长度不匹配的情况下,幼⼉能够尝试两种办法,⼀是换长⼀点的⽊板,⼆是缩短桥墩的距离,通过在真实情景中的操作体验,选择了合适的问题解决⽅法。对这个年龄的幼⼉来说,游戏中的这种学习远⽐专门教学有效得多,因为这是在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具有强烈的动机,⽽且在游戏的真实情景中更容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得的经验印象更深刻更持久。
家长的疑问:幼⼉游戏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是否每⼀种游戏都有学习的价值呢?
我们的回答:⼉童游戏有很多不同的类型,⽆论哪⼀类游戏,都会出现问题情景,都存在幼⼉对事物的探究,例如过家家⼀类⾓⾊装扮游戏,会⼤量出现替代物的使⽤问题,积⽊游戏中会⼤量出现建构造型的结构稳固性问题,棋牌类、运动类的规则游戏会出现规则协调的问题,任何⼀种游戏,只要孩⼦通过探究解决问题,这⼀过程就会涉及各个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社会合作的技能。此外,各类游戏还有各⾃特殊的学习功能,如⾓⾊装扮游戏更多涉及叙事能⼒的提⾼,“娃娃家”、“⼩医院”、“⼩超市”等游戏主题,正是他们⽤⾏为在构思反映社会⽣活事件的脚本,且随着认知的发展,游戏的故事情节会越来越复杂;积⽊游戏更多涉及数学科学的知识经验,当她们为楼房搭建楼梯时,就会运⽤递增或递减的数学⽅式,搭建⾼架桥时就会考虑坡度与桥墩⾼低序列的问题;规则游戏还会更多涉及如何运⽤已有知识战胜对⼿的策略思考。
三、游戏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家长的疑问:游戏中的这种学习,获得的是零零散散不那么系统的知识经验,这对⼊学以后的正式学习有⽤吗?
家长的疑问:游戏中的这种学习,获得的是零零散散不那么系统的知识经验,这对⼊学以后的正式学习有⽤吗?
我们的回答:这就要说到游戏中的学习特点了。⼀⽅⾯,游戏中的学习是隐性的、潜在的,经验是逐步累积的,但所发⽣的学习却是丰富和饱满的,另⼀⽅⾯,游戏中的学习是快乐的、⾃然的、没有压⼒的,所以体验到的是学习的乐趣。尽管相⽐专门教学所看得见的即时效应来说,游戏具有的是⼀种未来效应,但孩⼦在游戏中获得的⼤量零零散散的感性经验,正是以后学科学习的基础。
例如:⼀个⼥孩⽤⽊砖垒墙,⾼度为⼗块⽊砖⼀列,共垒了四列,⽼师指着第⼀列⽊砖问她:“这⾥有多少块⽊砖?”她开始从下往上数,“1、2、3、……,有10块。”⽼师⼜指着第⼆列问,“那这⾥有多少块呢?”她没有再数,直接回答“也是10块,因为这⾥每块都是对牢的”。“哦,那么这堵墙⼀共⽤了多少块呢?”⼥孩便⼿指着⼀列列的⽊砖,“⼀个10,两个10,三个10,四个10”,“那就是40”。
这个案例蕴含了⼀个乘法的萌芽,游戏中的这类例⼦很多,当孩⼦⼊学以后学习数学时,游戏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那些抽象的概念。游戏中学习的未来效应还表现在,幼⼉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收获的是学习品质的形成。⼤量游戏事实说明,好奇⼼、专注⼒、坚持性、创造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学习的策略和⽅式等等,在游戏中⽐在其他活动中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例如:两个⼥孩在沙池⾥⽤沙塑形,发现沙太⼲,就想装些⽔来,但没有装⽔的桶,发现⼀只⽵篮,篮⼦编得很紧密,⼥孩认为⼀定能装⽔,两个⼈各试了⼀次,⽔都从篮⼦⾥迅速地漏了,她们很纳闷。⼀个男孩来帮助他们检查篮⼦,想看看哪⾥漏,他双⼿举起⽵篮⼀看,说“是漏的,看,⾥⾯有很多亮点”,他们这才发现⽵篮是由很细⼩的缝隙的。打算找东西将篮⼦底垫住,但游戏时间结束了。第⼆天的游戏时间,这三个孩⼦仍然没有忘记要找东西垫篮⼦装⽔的事,他们找了⼀块塑料垫板,正好把篮底全部垫上了。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地试着去装⽔,谁知⽔⼜迅速地从篮⼦的四周漏下去了,他们⽴刻想到要将四周包住,于是找来⼀个塑料袋,正好包住了篮⼦,这时他们以为这次会成功了,不料,⽔从四周楼道了袋⼦⾥,⽔的重量直接把袋⼦冲下来了。直到这时,其中⼀个⼥孩顿悟:“应该把袋⼦垫在⽵篮⾥⾯”,再次试了⼀下,终于成功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孩⼦们可贵的学习品质:探究⾏为的动机性很强,能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运⽤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运⽤了假设、判断和验证(⼀次次寻找问题原因,进⾏假设与尝试);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当今社会乃⾄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变化,具有不断⾃我学习的能⼒,知识储备式的教育已向学习品质培养的的教育转向了,也就是说,学会学习要⽐学到什么更重要。因此,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更好地⽣存于未来社会,⽽游戏中所获得的学习品质,正是为后继学习和终⽣发展奠定基础的。
四、游戏是幼⼉园的基本活动
家长的问题:幼⼉园既然是⼀个教育机构,孩⼦是来学本领的,那总还是要进⾏⼀些⽼师教孩⼦学的活动吧,否则⽼师起什么作⽤呢?
我们的回答:既然已经认识到游戏是幼⼉的最佳学习⽅式,它不仅不会耽误孩⼦的学习,相反孩⼦就是在游戏中进⾏着学习,学会着学习。游戏对孩⼦如此重要要,那么在幼⼉园的课程实践中,游戏就⼀定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幼⼉园⼯作规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意见》等⽂件中,⼀再强调了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特别指出要 “珍视⽣活与游戏的独特价值”,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基于这个阶段⼉童的年龄特点之上的。
教师的作⽤就体现在,为幼⼉创设游戏环境,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观察和分析幼⼉的游戏⾏为,判断幼⼉游戏⾏为中所蕴含的发展⽔平,基于游戏中幼⼉的表现来⽣成教学,因⼈⽽异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向更⾼⽔平发展。
这就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与学,即在做中教做中学、操作中教操作中学、⾏动中教⾏动中学、体验中教体验中学。所以我们希望⼴⼤家长能理解幼⼉园教育的基本形式,不要认为那种提前读写算的⼩学化幼⼉园就是好的幼⼉园,那是违背孩⼦发展规律的。
总之,游戏不仅仅给予了孩⼦⼀个快乐的童年,也给孩⼦带来了⼀个学习与成长的童年,是游戏培育了会学习的⼉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也正是幼⼉园教育的科学⽴场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