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情感的朗读,太走心了。
1
小学生带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到刘胡兰牺牲了时,他动情的哭了哽咽着继续朗读,同学们听到哭声好奇的向他张望,并伴随着笑声。
网友评论:
“他走心了,同学们却在笑他,他以后很难再这样表现的感情了吧”。
“天才被同化后,就会变得平庸”。
“为什么会觉得是搞笑,因为他们不认同他的表达方式,她牺牲了你哭了,就是搞笑。认知上的不同,造就了输出结果的不同”。
“小孩子们搞笑,可能让他觉得是种嘲笑。有时候我们把嘲笑当成了搞笑,把搞笑却认真的当成了嘲笑”。
……
2
有感情的朗读,小朋友是不是太投入了,声情并茂的演绎了现场观众的心理活动。他激昂的朗读,时高时低,把那揪心的感觉体现了出来,刘胡兰牺牲了,他能够迅速的把悲痛之情朗读出来。
哭了,他真正的走心了,从心里感受到刘胡兰牺牲给他带来了悲痛冲击,像是失去了亲爱的战友,像是失去了最好最好的亲人。
他不舍却又无奈,眼睁睁的望着她被处死。小朋友读活了故事,同学们把他当成一个事故。
天才是与众不同的,受到的关注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关注会带来不同的认知,有认同的自然就有否定的。个性太突出,可能就要被削平。
因为与大众的不一样就要受到质疑,一次次的质疑和戏弄,就会潜意识的慢慢放弃坚持住自我的观点。
也许自己是对的,可经不住众人的排斥,最后不得不同流合污混为一体。把傻子放在天才堆里,傻子还是傻子;把天才放在傻子堆里,他也会慢慢变成傻子。
同学们的笑声,更多的是好奇好玩。“他怎么会这样朗读呢,竟然会哭起来,好奇怪啊!”,“有感情朗读,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他好好笑呀”。
并没有去嘻笑他哭的意思,就是因为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新鲜有趣好玩才会发笑。同学们笑了,哭的那位同学也不要沮丧,不是你读的不好,而是非常好,让同学们乃至整个网友见识了什么叫有感情的朗读。
我第一遍看时也是笑出了声,觉得这个小学生很可爱,朗读方式也够特别,形式夸张大胆,有趣有料。我想在一旁拍视频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段朗读也会不由的笑也声,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完全不在意料之中啊。
3
小学生的感情太丰富了,网友戏说长大后必成大器。如果保持着他现在的状况走下去,他是能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如果他要是被同化掉了,那也就没有不一样的路了。
潜能隐藏在身体深处,指不定什么时候会爆发出来,爆发出来的超能量是保持着个性特立独行,还是默默地再隐藏起来就当从来没有,得好好思量一番。
做事走心了,做出来的事情绝对漂亮。那是精力的融入智慧的结晶,从深层次挖掘出来的结果。浮皮潦草支差应付的做事,是最浅显的做作,看似了也挺好实则没内容,干瘪枯柴完全没有真情实感在里面。
用心做事,是把事情赋予了生命,把灵魂融合了进去,哪怕躯壳并不好看也耐人寻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