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合意指合天地为宇宙,包罗万象。本篇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述君臣执政治国的一些原则,如“左操五音,右执五味”要求君臣各尽其职,“怀绳与准钩”一句论述重视法度,“毋访于佞”告诫毋近谄媚之人等等;二是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如“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倡导因时而动,“奋乃苓,明哲乃大行”告诫盛极而衰,“鸟飞准绳”建议要有长远目光等等;三是带有超越现实的哲理意味的论断,如“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桴,擿挡则击”探讨万物共通的道理,“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追寻天地宇宙的存在方式等等。个人读下来还是有些晦涩的,但是对于因时而动、盛极必衰、事出必有因的探讨却是很实在的。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而力务财多。故君出令,正其国而无齐其欲,一其爱而无独与是,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君失音则风律必流 (9) ,流则乱败;臣离味则百姓不养;百姓不养,则众散亡。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味指酸、辛、咸、苦、甘,前面几句以五音、五味均不同,但是却可以协调成音乐和菜品为载体,讲述了做事、下决策不可盲目而为之的道理,人君兼爱且无私,人臣忠诚而守职,则天下得以安宁治理。
“‘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博而不失,因以备能而无遗。国犹是国也,民犹是民也,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昌。章道以教,明法以期,民之兴善也如化,汤武之功是也。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究,其入小也不塞,犹迹求履之宪也,夫焉有不适善?适善,备也,仙也,是以无乏。故谕教者取辟焉。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厓。所谓是而无非,非而无是,是非有,必交来。苟信是,以有不可先规之,必有不可识虑之。然将卒而不戒。故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减,尽也。溜,发也。言偏环毕,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成功之术,必有巨获。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故曰是唯时德之节。”
第一句引用讲的是明君贤臣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正如绳可以扶偏为正,准可以变陡为平,钩可以矫曲为正。本节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博而不失,因以备能而无遗。”表述的是首先要准备的非常完备,才会达到非常契合的效果。以圣人为例,也总是要博闻多见,积累知识以认识新事物,新事物一经出现,与旧有知识一参照,是非曲直就一目了然了。“减”是全部的意思,“溜”是发展的意思。说的是全局与局部都要完成,无不处理得宜,就是所谓“减溜大成”。成功之道,一定有方法可循。必须德行周全(行事方面准备充分,人和),明察天时(天时与地利),时机与德行结合,便是成事的机会,就像符契的相合无间。所以说最关键的是时与德的恰到好处的结合,而德(人事)又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尽力完善的,所以一定要勤加勉励。
“‘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儒,取与之必因于时也。时则动,不时则静,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故挚其治言,阴挚而藏之也。贤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则沉抑以辟罚,静默以侔免。辟之也犹夏之就清,冬之就温焉,可以无反于寒暑之灾矣。非为畏死而不忠也,夫强言以为僇,而功泽不加,进伤为人君严之义,退害为人臣者之生,其为不利弥甚。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故微子不与于纣之难,而封于宋,以为殷主。先祖不灭,后世不绝,故曰大贤之德长。”
圣人的动静、开合、屈伸、取予,一定要因时制宜。合于时宜则动,不合时宜则静,所以,古代贤士有意图却不宣扬。他心藏其治世的言论,暗中收敛,注意隐藏自己。贤人处于乱世,知道治世之道行不通,就沉抑自己以躲避刑罚,静默以求免祸。其行为如夏天之就清凉,冬天之就温暖,才不会感染上寒热之害。他并不是怕死,也不是不忠,硬要强进谏言只会招致杀身之祸,对百姓却一点功德恩泽也没有施与,往积极方面说伤害了君主尊严的义理,往消极方面说伤害了人臣个人的生命,这都是极为不利的事情。(原书翻译的很好,直接摘录过来了)。因此,要做到身不在朝,也不忘自己的本责,坚持行光明磊落、中正为国之事,终会有所成就。
最后一句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微子舜之因为不与商纣王同流合污,遭到了纣王的迫害,最终被迫流亡,而后来在宋国得到了安置,并为宋国君主处理政务。虽然微子在商朝被迫流亡,但他却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忠臣的责任,为宋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所以被称为“大贤”。
“‘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明哲乃大行。’此言擅美主盛自奋也,以琅汤凌轹人,人之败也常自此。是故圣人着之简策,传以告后进,曰:“奋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不依其乐,不致其度。爵尊则肃士,禄丰则务施,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夫名实之相怨久矣,是故绝而无交。惠者知其不可两守,乃取一焉。”
整段话讲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有所成要懂得谦卑,如果小有成绩就借以傲视他人,那么很快就会忘乎所以、心生邪念、开始懈怠,直到被人超过然后轰然倒塌。因此,要保持自省,总有会值得改进的地方,追求卓越,成功或者名誉只是附赠品。物极必反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名实不可两得,名分足够是事业衰败的迹象,事业卯足想要长期发展,就不要贪图名分。
“‘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桴,擿挡则击。’言苟有唱之,必有和之,和之不差,因以尽天地之道。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是以圣人明乎物之往者必以其类来也,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散之至于无间,不可名而山。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橐天地,其义不传。一典品之,不极一薄,然而典品无治也。多内则富,时出则当。而圣人之道,贵富以当。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变无不至,无有应,当本错,不敢忿。故言而名之曰宙合。”
这一节讲的稍微有些抽象,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事出必有因,结果是原因的一种表现,听到什么声音,其唱出了的时候大抵也是那个声音,如果本身是歪的,影子也不可能变直,这其实是一种现象,但我觉得可以引申为一种规律,即如果最后表现出来比较好,那么来源和过程大抵也不会差,即因果关系,很值得揣摩和思考应用。其次是讲宙合,来自《庄子·宙合篇》,这里讲圣人的道德和治理之道应该是基于无妄之治的原则,即遵循自然的规律和秩序,不作无谓之举;同时也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问题,应对变化,不失当时的应对。这样的治理方式被称为“宙合”,即顺应自然,合乎时宜,运用得当。因此,圣人的治理之道是非常高明的,能够达到宙合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富”(充实、充足)的状态,而不是“贫”(匮乏、不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