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后感系列(20)迟子建的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读后感之四《照相去》(9月18日)1297字

今天我阅读的文章是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中的《照相去》。

这篇散文是迟子建诸多散文中及其富有生活气息、充满童趣的一篇。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在小学一年级加入少先队,班主任领第一批少先队员去城里照相的故事。

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小的小事件,作者却能用生动的语言把它展现出来,而小时候的我也经历过照相的事情,我只能把这件事情封存在记忆中而已,却无法像迟子建那样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我与她的差距在哪里?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给我这样一个题目,我可能把笔墨更多的放在如何照相,摄影师是什么样子,我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我的写作思路是很窄的。

但是迟子建不一样,她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照相去》,但作者并没有把笔墨只落在照相这件事上,而是写了去照相馆的全过程,并且把重点落在了去城里照相馆的路程的见闻上,而这些内容是最有生活化的内容,有生活气息的东西最值得写,而且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对于他们是如何照相的,作者只写了简短的一段便收笔了。

整篇文章只有六段,长的段落超长,短的段落超短,作者根本不拘一格,但在她不拘一格的行文中 能看出重点要写什么,例如第一段非常简短,两行半的文字主要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老师要带入队的几个少先队员去城里照相。

第二段,第三段超级长,长得让我有些瞠目结舌。

第二段介绍两条去城里的路,一条长,一条短,一条宽,一条窄,一条平坦宽阔,一条坑坑洼洼坎坷不平,为了少走一些路,班主任带着几个少先队员选择了那条短、窄、坑洼不平的小路,结果就是在这条小路上,他们见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第三段是通篇最长的一段,在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在路上的见闻,她写了白云,写了天空,写了几名同学的穿着,写了田地里耕作的农人,还写了野花,蝴蝶和蜻蜓,还写了他们一路上看野花、赶蝴蝶。他们一路上被快乐包围着,作者竟然忘了自己的牙疼。

漫长的路,炎热的天,饥渴的人,看见农人地里长的青萝卜,又不能偷吃,便盼望早点到城里可以买几根冰棍吃。作者插入了这一段描写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小的时候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假如老师或者大人不在身边,我们肯定会跑到地里去偷一个萝卜,菜地的主人对这样的行为也不会太在意,家家都有地,也就是渴了,才会跑到地里拔一个萝卜吃,这并不涉及品质问题。

文章的第五段写的是进城,在这一段里,先写了作者进城后观察她一直向往的城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来到城中,才看清城市的真面目。

然后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写了照相那一瞬间,老师坐在中央四个女生一左一右,两个男生蹲在老师的膝前,最后一句作者写到“老师看上去像个家长,而学生们像他的孩子一样”,也能看出那个时候融洽的师生关系。

最后一段是作者发出的感慨,照相这件事情发生在28年前,作者面对着照片生出无限感慨,物是人非,照片里的人物已经打听不到或者失去了联系,但这张黑白照片,却承载了作者美好的童年记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极其感人的语言,写下了这段话,“我怀念徒步进城去照相的那遥远的一天,怀念那天的阳光、蝴蝶和温柔的风,假如蝴蝶再朝我飞来,我绝不会扑它,就让它落在我的肩头,同我一起看天吧!”

这段话也是文章的主题,也让文章的立意变得高远而悠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