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布于公众号【onlytimeknow】。转载请联系。
如何有效地听一场live之李笑来<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live解读
从一场live中浅谈如何销售。
从一场live中浅谈作者观点。
昨天听了李笑来老师的知乎live。其实不算是听课笔记,加了拙见吧。****李笑来老师以下简称李老师。
老师用两个例子验证他的话“我所要讲的内容,肯定并不高深,但也确实不是随便听听就可以的……”
例子见:《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课前准备**(http://chuansong.me/n/906940051166**)
1、课前同学提了问题之一:

一个是托福考试英文官方网站:ETS Home**(http://www.ets.org/**)
中文的是:TOEFL:首页**(http://www.ets.org/zh/toefl**)
托福考试不了解。
个人解读:
50道题要做25%对,即12.5道题对,拿最低分31分。50题对,拿67分。原谅我数学不行,其他也不行。
李老师(二) 中关注微信关注之后回复web2web得到的文章:


李老师对(二)问题回答提到的文章链接:这个项目让你脑高潮到核爆炸!**(http://chuansong.me/n/775518051142**)
文章中链接到的网站:Web2Web Bootstrap**(https://elendirx.github.io/web2web/**)
打开后看到的说明:
Resilient Webpage
Neither the video below nor this very webpage is hosted on a single physical server, they live in the torrent** network instead. Therefore it's not easy to take this webpage down.Find more info on the w2w project** page.
Are we the gods** of our universe?
个人翻译:
意思大概是说,这个网站下面进去看到的video以及这个特殊的网站都不是托管在物理服务器的,它们是在torrent流网络中(ps.迅雷下载好像就是torrent链接的)。所以很难让这个网站崩溃。关于这个网站更多的了解信息在:w2w project**(https://github.com/elendirx/web2web**)。网站还调侃问我们像不像上帝开创世界。








3、课前同学提了问题之一:

4、课前同学提了问题之一:

个人解读:好像有个观点是这么说的,即使听得到胖罗那样讲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去读原本的东西,而不是别人嚼过的东西,要想学好东西,得直接读作者的东西。
5、课前同学提了问题之一:

6、课前同学提了问题之一:


个人解读:老师把同学的问题根本所在点了出来。没有带主观的评价如说这样好不好。

(ps.李老师终于就题说具体解决方法了。)

个人解读:记得很多年前看香港中文台的时候,有个著名解说员(忘记名字了)说过一句话好像是什么是努力读书,就是你身上只有买包子的钱了,你也要读书。这句话每每想起让我望尘莫及。




个人解读:大概重点是开始,就像那就话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吧。

个人解读:好的销售员。
-------------------------------------我是正式live的分割线--------------------------------------****以下截图来自李笑来的live,为求篇幅,只截图中间部分,不再完整截图。需要查看完整图的请移步李笑来老师的https://www.zhihu.com/lives/763851343583547392/messages
-------------------------------------我是正式live的分割线--------------------------------------

本次主题:如何打造且不断升级我们的阅读操作系统





个人解读:
按照前面开头我的解答。应该是50*12.5%=12.5道题答对有31分。剩下的37.5道题拿36分。因为没有0.5道题对的说法。好吧,就算它13道题对拿31分(个人觉得不能舍去只能进,因为至少12.5道对,少了不给)。那就是剩下的剩下37道题拿36分。个人是把题目分成两个计分系统的,13道答对的题目之前用的是31/13的计分系统。一旦答对13道,用的是36/37的计分系统。
我想李老师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即使满分的托福学霸也可能根本没完全对,就是不是能解决所有的托福问题,就是不代表真理吧。


个人解读:这又是李老师的举例说明吧,举例说明绝大多数人拥有自我认为阅读能力良好的幻觉。自我觉得自己是审查官一定不会通过这首藏头文的审核。

个人解读:没查到可确认的诗句出处。好像讲得不透彻。
李老师讲的使劲看就是反复地认真地阅读很多遍。
然后李老师抛出了一个网址:《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评论集**(http://caifu.xinshengdaxue.com/#!/news/1**)
个人解读:好成功的销售员。举庞大人数字人数说服观点,说明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值得购买的,值得实践的。李老师提及垃圾爆炸≠知识爆炸,从自身情况说一路深入阅读到35岁你会发现真正的知识少得可怜,少到你不可能错过的地步,从而进一步强调深入阅读的值得性。

觉得李老师的妈妈很清醒地理清了书本结构的根本,李妈妈短短几句话,短短的话把讲清楚一个概念不仅要涉及讲定义,还要涉及到讲这个概念和这个概念相似的概念的不同点说出来了。进一步还要涉及到如何运用概念是错误的。这一层很关键,毕竟发现特例要经过验证和实践才能发现的。讲到这里似乎扣题了。验证哪儿运用错的过程就像深入阅读。涉及到深度阅读和深度理清概念的问题吧。个人觉得看看作者能不能提及一个概念运用的不正确的场景和范围、与相似概念的区别更能说明这个作者是否深入厘清他要讲的东西,比如函数len和lenb的区别,vlookup和lookup,vlookup什么时候运用会出错。











李老师提到的概念是定义清楚无歧义。分类之间界限分明,没有交错,否则分类就没有意义。分类要完整,粗暴分类且不完整很可能造成残疾的世界观。这里举例辩证法是不完整的。唯一涉及可比较性。
个人解读:



重新定义使用的语言成分:
名词是你能够感知的某个人或某项事物的词汇,可抽象可具体。
动词是用来描绘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的行为和动作的,也能够被感知的。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的感知的。
副词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副词修饰动词的时候和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时候是一样的。所以把某段中的名词性成分全都圈出来,就能够看到作者在那个时候能够感知的所有事物。然后看看形容词,把形容词全圈出来。

为啥李老师在这个时候插入知乎黑他们的事呢?理解不了。

这儿李老师提及看一篇文章先把事实画出来。事实就是无需证明,本来就是事实的东西。然后把作者的看法画出来。然后看作者的看法有怎样的证据,有怎样的支持。李老师提到说理文章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此。

----------------------------------------我是可爱的话题三分割线------------------------------------------------

个人解读:这儿李老师再次实践高效的销售技巧,再次在内容中因内容推内容软广吸粉,即是把之前写的文章作为本鸡汤里小引子:我猜,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名行为艺术家**(http://chuansong.me/n/936274351151**)


越早养成输出的习惯越好。
关于笔记的问题,李老师觉得记笔记的用途就两个:①怕自己忘了。②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记笔记帮助自己深入理解。李老师要么不读,要么使劲读,在概念、关联、逻辑、科学方法论上、事实与看法之间的分别上轮番使劲,等罢休的时候不存在记笔记的问题了,因为都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记在脑海了。



看法可能是我不喜欢你但没有道理这样的。
个人解读:不明白事实本身是如何得出不符合逻辑的结论的。
这里李老师提及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有符合逻辑的结论和不符合逻辑的结论。李老师点了看法和观点的不同。
看法可能是我不喜欢你但没有道理这样的。
部分个人解读仅代表听live的个人解读,不代表live主。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