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刻,突然感觉到了一点很熟悉的东西。我也开始喜欢对“后辈”说三道四。惊人的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和当年的我一样左耳进,右耳出。而我却是更加的惊慌失措,说的更多,好像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一样。而对于同辈,却是没有过。
在我开始了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到,说的太多是对别人生活的打扰。实际上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生活的就像是两个定格的平面。语言在这平面是最无力,而我想要告诉他们如何的选择。如果我自认是“成功”,那么我会告诉他们按我的来。如果我自认是“失败”的,我会像希望我自己能从来一样,告诉他们“正确”的路。而凡事不是发自本心,有违天性的事情,你的教导就是对别人生活的打扰。
人无趣不可交,而天真率直的人恰恰是有趣极了的。大侠杨过,令狐冲,胡斐,韦小宝为何让人爱不自禁,还不是那点本性在。为什么没人喜欢或者中意少林寺的和尚们?我想大抵由于和尚大多清规戒律,失去了人的本真,一切都是为了成佛成圣去的。所以不必介怀,不必伤感,花的种子结出花,草的种子得出草。花和草同样互为装点,各有其用,生活在同样的太阳下,努力生长,同样美丽。而花与草的等级,权利与义务,只是人的强加而已,于花草是无关系的。
多年以后,大多数人对自己一意孤行的抉择和违背常理的决定总是记得极为清楚的。就常理来说,违背常理大抵上生活的磨难可能会多一点。但就是这些打上了烙印,让你有了与众不同的回忆,让你有了年轻,“吹牛皮”的资本。也许有一天回首往事,你还会教育“后辈”不要违背常理,因为我当初吃过什么,什么苦。也许有个后辈不知“天高地厚”,就是也那些苦着了迷。鼓励他,放手去做吧。没关系的,最不济也就是和大叔我一样,不羞不躁的过一辈子。现在默默闭嘴,不要着急,不要悲伤,欣赏小草成长的乐章,做个见证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