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在中共中央习总书记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钟南山院士的卓越研究中,抗战疫情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顽强拼博和全国人民的同心协力,我们终于挺过了危难时刻,经历风雨见到了彩虹。只是事实告诉我们,疫情将会成为以后生活的常态化。
刚开始听到“疫情常态化”这个消息时,心里好像还真惊了一下,同时有一种好害怕,觉得好麻烦的感觉。还记得当时反应最强烈的是“以后要长期带口罩了”。因为对于我来说,在抗击疫情期间,无论是规定不准外出,还是尽量不聚餐,都觉得对自己的影响不是很大,反倒是觉得出门要带口罩觉得好麻烦,特别的不方便、不舒服。
事实证明,科学的推测是有据可依的,疫情真的成为了常态化,成为了我们要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
昨天晚上,接到孩子从微信上发来的信息,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学校里要取消公共餐具的使用,需要买一个打饭吃的餐盒。
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想起了我们读书那会儿抬着一个口缸打饭吃的情景。“以前的学生在学校读书不就是用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餐具打饭吃吗?那样是麻烦了些,每天需要下课后跑到宿舍里去拿,吃完饭又要清洗,但真的会安全很多!”我联想到了当时的种种情景,在心里不禁嘀咕道。之后,当我跟老公说起孩子的学校取消使用公共餐具的事时,他与我同感,还说道:“不仅如你所说,而且如果不使用公共餐具,还可减少很多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是的,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也许我们当下需要采取的种种对疫情的防控措施,本是我们人类应该那样做的。可是,我们没有做到。也许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人类还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危机的存在。当今社会,其实人类对大自然的享用和破坏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无论是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还是为了追求经济或利益而对环境不惜代价的污染,足以引起了大自然的愤懑。疫情的到来,其实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提醒,也可说是一种间接惩罚。如果人类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是不转变良性发展的思想观念,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回想刚发生疫情那段时间,还清晰的记得,规定要一个星期、半个月、二十天不允许出门,宅在家中。开始那会儿,会觉得这么多天不出门,生活将怎样继续?可是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我们不也挺过来了吗。
说来,我们人类要感谢这次疫情。正是那段宅家的时光,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应该和家人好好相处;明白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明白人类不能什么东西都吃,应该敬畏生命;明白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来,要珍惜每一天;等等......
抗击疫情的那段时间,常能听到有人在议论这样的话题:这次疫情的到来,有些人宅在家里倒是难过了。开始我听到这话时还在心里想:“谁宅在家里不难过呀?像被囚禁了自由的人一样,能不难过吗?”后来细细一听,才知他们所说的这些人是有特指的,是指平时不怎么喜欢在家里做饭,和家人共进晚餐的一类人。是呀,我们身边确实存有这么一群人,或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或是因为不喜欢在家做饭而经常到外面吃饭的原因,经常在外面转悠。长此以往,他们便习惯了经常漂泊在外的生活,这个特殊的时刻要让他们整天宅在家里,肯定会特别的不习惯。另外,也有这样的人,平时与家人相处得不是很和谐,当遇到烦恼时,总喜欢到外面排遣心中的烦闷。可是疫情让他们失去了这种排遣的自由生活。宅家期间,只能是家人们整天面面相对,若是心中再有烦恼,也只能是在家解决了。
可是,福祸总是相倚的。疫情期间,无论是出于无奈的与家人长时间的宅家,还是疫情让人们放弃了自认为更重要的事陪伴家人,我们都要感谢这场疫情。是这场疫情,给了我们更多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机会,给了我们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和温度。是这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一些平时交流不太顺畅的家庭,多了相互沟通理解的机会,也许就在这场疫情期间,却减少了彼此间一些误会。
没错,我们在面对任何一场灾难的同时,也应从中获得点什么启示,或者作出一些什么改变。否则,就真变成更大的灾难了。
——……——……——……——……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