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愿过年-回忆13

父亲生前特别喜欢读书和写作。关于写作,他有两件事情喜欢跟我夸耀,一是他写过一篇文章拿过某个小奖项,二是他曾经做过一些小型的翻译工作,拿过工资以外的第一笔报酬。他特别喜欢读书和写作,在他开始写作时,QQ空间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所以他很多文章都在QQ上,我没什么可以做的,遂把他写的文章一篇篇摘录过来,希望有更多的有缘人可以看到。如果能有喜欢他文章的人为他点赞的话,他说不定也会高兴,毕竟死亡不是终点,被人遗忘才是,以下是他的第13篇文章,发表于2008年1月25日。




什么能让中国人魂牵梦绕?什么都让中国人东奔西跑?那就是回家过年,此时家的概念在脑中无限放大,人们似乎对什么也不眷念,回家回家,如同日落蜜蜂返巢。

小时候的记忆中,过年似乎没有这般的躁动与疯跑,印象深刻的是满世界的排队买年货,那时供应紧张,什么都要票,什么都留着过年才吃,于是过年就和大人一道,这店窜到那店的排队,人手不够还要带上小板凳、破篮子或是就地找块砖头协助站队,我们这帮孩子其实也没有在乎买什么年货,出来站队便有理由凑在一起玩耍,好多次出来排了一天队,便玩了一天,回去只有哄爹妈,今天的人太多,到我这什么也没有了。

今天的生活好了,什么也不用排队买了,如今采购年货,完全没有那种经过长时期排队所带来的期待、焦虑、烦躁后所得,而带给我们那种珍贵和稀奇与兴奋的感觉。过年与平时的生活差距基本不大了,中国过年最具传统意义的大吃大喝,失去了吸引力,兴奋感减少了许多。

如今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你怀旧,那就是过年前去火车站买票,我真的去感受过那气氛,一看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儿时过年的兴奋,便从每个汗毛孔里往外涌,仿佛回到了当年买肉的菜场。

挤在买票的人群中,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流与人潮。这些年外出打工经商形成了趋势,中国人在经济大潮的带动下,在全国范围内的迁徙规模在加大,南北的交流,城乡的交换,人潮如同水流水般的在一个城市集聚,平常你也许没有察觉,过年返乡便成了这股人潮的汹涌之时。

拖儿带女的,背大包小包的,有衣锦还乡的,有失魂落魄的,总之这城汇集了希望,憧憬,伤感,急迫,无奈,彷徨,喜悦。此时一张车票可以抵万金,一张车票可以了却望乡。因此,年前的车站是中国人过年的序曲,是散发浓郁中国味的首场庙会。

当车站归于平静时,也是中国春节的开始,我们的城市也归于了平静,街上没有了多少行人,路边的商店早早关上门,留在这个城市过节的人们,才发现过年几乎等于自食其力的生活。没有卖菜的小贩,没有过早的小店,没有送货的麻木,更没有送报送奶的小工。。。。。平常的方便,过节却成了麻烦。

心中这才恍然大悟,带给我们城市繁荣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千千万万为在这座城市谋生的外来人员,这座城市如果离开,我们曾经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的人们,肯定是座死城。

真的不愿过年,待在似乎清静的城市中,反而感觉内心喧哗,真的不愿过年,在喧哗的喜庆中,反而是难受的孤独。

2008年1月25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