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三课《古诗三首》中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词写的都是月夜景色,对比来学习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比内容
诵读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从《宿建德江》中了解到是诗人秋天的晚上借宿在建德江的一个小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愁”是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客”说明诗人在他乡的思乡思亲之情。“旷”周边环境的空旷更让诗人感到孤寂,“月近人”只有月亮陪着他。
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出诗人在夏夜行走乡间的所见所闻。
“明月”“惊鹊”“清风”“鸣蝉”“蛙声”读出作者对夏夜的宁静优美的喜欢,“稻花香里说丰年”对丰收的喜悦,声色结合,动静相宜,写出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二、比诗人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结合诗人的境遇重新审视两首诗词。
孟浩然是在前往长安赶考失意后,在游历的过程中,写下这首诗。他科举不第,官场失意,在这样的境遇下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自己的失意,忧愁,孤寂都展现了出来。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苏轼并称为“苏辛”,这首词是诗人闲居乡村时夏夜行走乡间时所见所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词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读诗中感悟情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融情于景,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本单元的习作重点。希望学生能从课文的学习中懂得,结合自己的实际习得,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