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教育上的成长之路,仿佛眼前又出现了十九年前刚毕业时的我,每个课间都与比我小个七八岁的学生们一起跳绳时的欢声笑语,仿佛看到九岁时的我,望着小弟弟小妹妹们长长的睫毛下闪着光芒的眼眸,暗暗许下长大了要当老师的愿望。
两千年,是个多么具有魔力的年份,仿佛一切都是新的,我终于踏上这个心中最为神圣的讲台时,每天都在心里告诉自己,莫要辜负了这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大概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我会做最认真的那一个。
作为语文老师,我很骄傲,我是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者,因为对文字、文学的敬畏之心,我这将近二十年里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到甲骨文里追根溯源,在老祖宗那儿探寻汉字的奥秘,再将每一个文字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让文字变得立体生动,富有生命。
备课时,我总是将课文反反复复读上几遍,读懂了,查阅所有相关的资料,读透了,教学用书逐字逐句、圈圈画画,读细了。手边买了很多名师教学设计,对照着学习如何讲,学生会喜欢听,如何设计,课堂会有梯度,如何与学生互动,会在课堂40分钟产生最大效益,学生会有最大收获。通常,我的语文书上会写的满满的,重难点,突破点,提升点,基础点,备课本上的各种标注,以及又一遍将清晰的讲课过程设计在纸上再次手写后,才能心里妥妥的走上课堂。
大概听起来有点像个强迫症患者吧,为了能在白天把所有精力放在讲课和批改作业上,我会在每天早上四点半醒来备好这一天的课,不允许有一堂课是因准备不充分而留有遗憾。即便这样,也会有很多自己不够满意的课堂效果,我便会及时记录在我的工作日志上,设想好补充的内容与时间,课课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我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就将每一次公开课,评优课当做历练的机会。把握课堂节奏,激活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给予学生促进性评价,在课堂语言的标准性上要求自己,在课堂效果的落实性上进阶。将每一堂课作为自己进步的阶梯,精心设计,严格要求,用心去做。新秀一等奖,省“一师一优”优课,教学能手,这些在我看来,不是评比,而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都尽力把握。还记得每次赛前,我会把闹钟定到三点半起床,备上两三个小时的课,我会查遍所有有关的资料,看遍所有名师的教学设计和讲课视频。再融入自己的理解写下设计,再一遍一遍试讲,修改。每次,都是这样坚持一个多月。看似只是一张奖状,背后却是一二百页的教学设计,打印的,手写的。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成长,我要利用这些成长,带动每个学生的成长,这也就是育花人的所求了。
然而,成为一名好老师,并不仅限于教好这一本书,讲好我的语文课,还需要更多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了能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就成了一个书不离手的人,随时随地,只要有空,就拿出书来钻进去。工作以来,光是教育教学专业的书就读了六七十本,其他方面的如心理学、脑科学、哲学、文学等等各个方面的也一直在读。读书笔记也写了不知多少本。读书的目的不在读本身,而在于运用,每每在书里读到好的故事、片段,学到的学习方法,我总会与学生分享。久而久之,我的学生们也成书不离手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涉猎和综合能力,我总是在班上开展各种活动,文学知识竞赛、诗词大赛、辩论会、读书演讲、好书推荐等等,几乎每周我们都会有一个研究主题,学生们回家除了做作业还需要完成这一周的主题研究。当学生们个个站到台上自信、自如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见解时,课下陶醉在诗词里无法自拔时,在这样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里,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涨,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探究也越来越深入。
比如有一周,我们研究诗词的类型和特点,我就写了五十三张字条,每张都是一个诗词类型,全班各不相同。每位同学研究之后,做好ppt,拍摄微课视频发至班级群,集体进行学习。学生们热情高涨,讲解清晰,学习深入,不仅拓展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长此以往的坚持锻炼,个顶个都是优秀的“小老师”、“小学者”、“小讲解员”、“小演说家”。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的班总共参加过三次区抽测,我们年级都是全区第一的成绩。成绩与能力的共同发展才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正确之道。
再比如有一个学期,我们就以如何进行深度阅读为学期研究主题,每一个月共读一本书,每一个周研究一种读书方法。以《红岩》为例,连大人想想都觉得红色革命的书能对现在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触动呢,毕竟已经离他们的年代太过遥远,可当我们的共读一个月结束后,学生们写出的文字里,分明看得出读时的热泪盈眶,读后的意气奋发,在读书里长出了当代小学生应有的时代责任感与家国使命感。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从课本的细致学习里,学会做事要脚踏实地,从课外知识的延伸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一本本经典之作里,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再走向生活、社会中去,用认知解决问题,用知识网络形成的思维模式认知世界,用正确的“三观”带领人生之路、成长之路、成才之路。这便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意义是值得我付诸一生努力去做的,作为一名祖国文化的传播者,我很骄傲,我会尽一切努力,一生,只做好这一件事。
我是个乐于分享的人,我学到的,随时与学生分享,与朋友分享,与同事分享,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让所有的孩子都爱上学语文。我也同样的把“历下名师”的这次机会当做我成长的阶梯,希望尽我所能为语文教育做出贡献,也希望能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帮助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掌握语文教学的方法。
如果没有评选上,我也依旧会在我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爱我的每一个学生,爱我的事业,爱我的祖国文化。奋斗终生而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