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星夜宿门,引发出发展中的中国嘻哈,对某星和中国嘻哈而言,似乎都面临一场危机。媒体不断把此类新闻推向头条,全民似乎沉醉其中,癫疯的狂欢让民众在茶余饭后有了一些话题,沉寂的生活又有了一些波澜,毕竟我们都太寂寞了。
估计民众其实并不关心某星出轨能引发出什么道德危机,毕竟此类新闻层出不断,似乎娱乐圈不和出轨相关,你都不好意思说是这个圈子里的。这一回民众在狂欢之余,明显多了许多愤怒,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把地下生存的中国嘻哈忽然一下子搬到了地上,民众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种如此的”艺术“形式存在,我们姑且这么称呼它吧。
这一回民众批判的矛头分成了两拨,一拨继续沿着批判明星糜烂生活推进,在肯定了明星是公众人物的同时,批评他们没有起到公众人物该有的示范效应,反而虚伪做作;另一拨则把地下的嘻哈拉到太阳下审视,发现了歌词的肮脏和价值观的不适,民众在惊讶之余,简直恨不得立刻要把中国的嘻哈扼杀了。这回这个大新闻不仅撕碎了某星的面纱,更是让民众坚信娱乐圈已经肮脏不堪了,如果再不出重拳整治,这个苗头让人担忧。问题更深入地激化在于粉丝们的辩护,已经不是探讨问题本身,而是赤裸裸地支持,让民众看到了这股风气的妖邪。民众也许会想,是时候了。
什么样的艺术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媒体在引导一个全民娱乐化的文化潮流时,我们其实也要深刻地反思,造成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局面的状况,我们民众未必没有推波助澜。
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去指摘相关部门的管理,其实你细想的话就会明白,也许这正是出于他们的需要。我们也没必要去咒骂媒体,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寄希望于一个市场环境下,以经济利益决定存活的企业的行为。当然反过来说,我们有义务对相关部门和媒体进行批评,只不过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也许相关部门和媒体在诱导全民娱乐化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事情的结果会如此。
事情走到这里可能并不是当下的某一个原因造成的,只不过也许这是最后一根稻草。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也造成了文化的转型,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回顾那段历史的话,会发现很多苗头。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我们也一直忽视了这一关系的反作用,我们其实一直没有很好地处理清这个问题。
当我们一味地以经济衡量一切的时候,很多问题便会突显,我们能够接纳“蜗居”,能够消谴“非诚勿扰”,能够娱乐性地评价“小三”,当我们觉得这一切都很常态的时候,正说明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远,远得忘记了原来的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我们已经坚守的东西发生了变化。
如何走,很难说清,也未必有正确的路,我们还得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