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批买入的方式来逢跌布局,或是当前最好的策略

虎年伊始,万众期待的“开门红”并未出现。热门赛道如锂电、光伏、CRO等持续调整,这样剧烈的调整简直是狠狠给我们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

面对这样剧烈的市场波动,我们该如何应对?

1、 降低收益率预期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体现的是其投资预期,合理化的投资预期是投资者获得基金长期收益的前提。

过高的投资预期会导致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操作,而过低的投资预期则会使得投资者持有基金时间较短。

继2019年、2020年出现翻倍基后,2021年再现翻倍基,这是首次连续三个年度均现翻倍基。对于基民来说,应当谨记不要被前几年的赚钱效应冲昏了头脑。基金不是上了保险的财富密码,大热行业“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神话并不会发生。展望2022年,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出现全面牛市的可能性不大,最好放低收益率预期。

2、 做好仓位管理

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却没赚钱?低位不敢买,高位加仓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很难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预测市场走势是没有意义的,但通过仓位管理预防是必要的。

(1)闲钱投资,切勿满仓

多一倍仓位,就多了一倍的贪婪,就多了一倍的恐惧,就多了一倍的风险。

对于一个满仓的人来说,他别无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这就无异于搏一把的赌博心理,与投资的本意已经背道而驰了。

那么什么是“闲钱投资”呢?彼得·林奇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建议: 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资金只能限于你能承受得起的损失数量,即使这笔损失真的发生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2)逢低适当加仓

别人贪婪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时候我贪婪。站在长期投资角度,如果你对风险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充分评价了选择的基金和基金经理,那么你持有的基金短期内因为市场的震荡导致出现了回撤或者相对低潮,可以考虑适当加仓,逐步提升仓位。

(3) 谨慎追热点

投资行业主题基金的前提是你对这类行业有一定了解和研究,或者中长期看好该行业前景,而不只是被短期市场行情上涨而吸引,否则很难把握买卖时机,容易追高被套。

友友们,我们每个人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亏5%,10%,甚至是亏20%,对于不同的人所产生的落差都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人买了基金,下跌之后容易茶饭不思,或者备受打击?很大的原因是买了不匹配自己风险承受力的基金,亏损的幅度超过了自己预期。所以,追热点买基金之前不妨看一下该基金的最大回撤率,这有助于给自己先打上一支“预防针”,符合自己的才下手。

(4) 选择不惧风格切换的基金经理

市场持续调整,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投资者来说,止盈和止损是可以考虑的操作。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通过定投来摊薄成本,以时间换空间。

在基金的选择上,大家则要多一点耐心,尽量选择不惧风格切换、长期业绩表现优秀的基金。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不仅经历过牛熊市,而且中长期的管理业绩还能排在前1/3,那他未来保持优势的确定性是较大的。

市场总是危机四伏,短期市场的快速上涨可能导致波动加剧,各种意外因素也会带来随机调整放眼中长期,通过定投的方式积累筹码,通过分批买入的方式来逢跌布局,或是当前较好的策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