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叫晨晨,大名暂时保密。九月二号,我刚满一周岁。
对我来说,这一年很漫长。我想快快长大,所以很努力,还学会了好多本事。奶奶说:晨晨长本事啦!外婆说:宝宝真厉害!
关于我的本事,呵呵,现在还不能亲口告诉你,就让外婆帮我说吧!(外婆是苏州人,不大习惯称姥姥)
我现在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会叫爸爸妈妈,开心的时候,叫上爸爸无数遍,伤心的时候,拼命叫唤妈妈,求助。我认识很多人,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我不知怎么表达,只能用手指指出来。我说得最多的是“掉了”,任何东西到我手里,先是好奇,爱不释手,没多久就被扔了,而且一定要扔在地板上,享受“叮当”或者“啪嗒”的快感,然后一声“掉了”让爸爸妈妈捡起来。重新到手,我又扔了,如此重复多次,爸妈说我“小坏蛋”。呵呵,我就喜欢被爸爸妈妈围着转。
我会唱歌,“啊(拼音第一声)啊(第三声)啊(第一声)”;我会弹琴,是玩具电子琴,塑料的,一听到有人说“嘟唻咪”,我马上爬过去按琴键,不成曲调,“嘟嘟”“滴滴”也很悦耳;我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心情烦躁的时候,只要妈妈给我唱儿歌或者放音乐,我立马停止哭闹,平静地成了乖宝宝。爸爸时常给我弹吉他,这些曲子是多么的熟悉,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就经常听爸爸弹吉他。大人说,这叫胎教。
我的模仿能力也很强。见过一次爷爷打呼噜,张着嘴,“哈~”,我模仿得惟妙惟肖,大人以此夸我小机灵;爸爸在我面前挖鼻屎,不小心被我看到了,于是,我也用手指抠鼻孔。妈妈板着脸不让学样,我噘着嘴,还以颜色“啵啵啵”。
我的记性很好,大人教的东西,说过一两遍,就记住了。“猫眼在哪里?”我就指着大门上面的小孔;“钟表在哪里?”我就指着柜子上那个圆圆的东西;“奶粉在哪里?”奶粉是我的粮食,当然过目不忘了,妈妈把它放在厨房间的吧台上。冰箱啊,灯灯啊,香蕉、苹果……这些我都知道。我还知道“大海”,从阳台上望出去,碧绿的一大片就是。外婆抱着我,站在窗边,轻轻地哼着:“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晚风吹,海浪涌,总在我的身旁……”
对于吃,我有些调皮。妈妈托人从国外带来的奶粉和米粉,我渐渐开始厌烦,宁愿吃些粗陋的食物,比如面条和米饭。我只有四颗牙,上下各两,吃食物有时会用牙齿咬,有时直接囫囵吞下去。妈妈怕我营养不良,换着花样做好吃的,比如面条里加入胡萝卜、青菜,米饼里加奶粉和水果,鸡蛋黄和肉糜偶尔掺入。不知为什么,我身上时常有湿疹,痒痒的,忍不住要用手抓,爸妈都不敢给我吃海鲜。外婆说,晨晨宝宝满一周岁,可以断奶了,到了苏州,给你吃河鲜,太湖里的鱼虾很肥美,吃多了,人也长得更加水灵。
我一个人独自睡在小床上,紧挨爸爸妈妈的大床,睡眠变得极其有规律。基本上,上午一觉,下午一觉,每次一到两小时,晚上可以一觉睡到天亮。这样,妈妈省心多了。
一个月前,我还爬得不太顺溜,现在的我不但爬行自如,还会扶着床沿、沙发靠背挪动步子。妈妈怕我摔跤,给我买了一个塑料围栏,这是我的“宝宝乐园”,大熊猫、小海马、大脸娃娃、小黄鸡……小伙伴很多,我在里面玩耍,没劲了,把塑料垫子上的英文字母抠出来,当作“饼饼”来啃,妈妈看到后,就会抱我出来。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妈妈给我买了几本“布书”,撕不烂的那种,我在布书上认识了一些水果和动物。我喜欢玩手机,主要是被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所吸引,从出生到现在,随便一翻,都能看到不同时期的晨晨宝宝,既陌生又熟悉。看电视,是因为《小猪佩奇》实在好玩。
一年来,我的疫苗都在青岛注射的,其中也有网上流传的WHSW生产的疫苗,我还小,不知道这种疫苗对身体是否有影响。不久前,我感冒了,第一次发烧,全身没劲,幸亏家里有退热贴,一用就灵。现在,我又回归到复先的活泼好动,是个可爱的"小公主"。
我的生日,虽然没有大摆筵席,但热闹、温馨。爸爸妈妈从菜市场买回食材,亲自煮上一桌菜,招待远道而来的爷爷奶奶以及年迈的太爷爷、太奶奶。爸爸妈妈的亲友们也发来红包,祝我生日快乐。遗憾的是外公没有来,单位里有事走不开,他让外婆捎带着礼物,送来了祝福。
家人的众星捧月,让我过于兴奋,生日那晚,我十一点钟才入睡。妈妈说我,做梦都在笑。
我的人生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感谢哺育我成长的父母家人,也感谢那些关爱我的亲戚朋友。我爱你们,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