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他的“喊麦”生涯 - 草稿

谨以此文,向春秋雅痞文艺三千年老愤青孔仲尼前辈致敬

                        后学不知上进弟子麝香拿铁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人!曾在弟子的陪同下,在各国进行传销活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民办高校第一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其“中庸”思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更是被今人奉为为人处世之圭臬。

但是,我们所推崇的“中庸”似乎正在偏离孔老师的教导。

人们通常会将“儒”与“法”对立起来。可事实上,儒与法才是一脉相承的。在我看来,儒,墨,法有一个共同的对立者就是“道”。前者都讲入世,而后者却讲出世,这种本质上的对立才是真正的对立。

汉初推行道思想,原因我们都知道,国家经历了太多战争,实在无法组织起有效生产:秦王扫六合用了15年,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2年,国家级重点单位“阿房宫”开始修建,历时4年,于公元前209年正式落成;同年,陈胜、吴广起义(据司马迁说,陈胜是阳城人,我们先不讨论阳城是什么地方,他们从安徽大泽乡走着去北京密云,这不反?让你去你有什么感想?不敢想,不敢想。);一年后,另一张国家级重点项目——历时39年的“骊山陵”在西安落成;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被镇压,刘项二人又和秦朝干了1年,到公元前207年,大秦帝国game over,国祚14载;楚汉相争又是4年,终于,老刘得了江山。我们用一首句诗总结一下“秦末汉初世道乱,管你是谁就是干”。干完了,什么都没了,所以道家学说兴起,无为而治,政府少说话,百姓百姓爱怎样怎样,对于百姓来说,政府少取就是多予。

到了汉武帝时期,道家不太好用了,所以要选一种更好用的,汉武帝比较了一下:法家——法制社会,到底是法大还是皇帝大?墨家——社会主义,对不起我们是封建社会;儒家——皇上,我为您量身打造了一种思想。

皇帝一看,儒学大大滴好,良民滴干活,其他的不要。于是,为了让自己不变成“其他的不要”,儒学开始变性,中庸也开始变性,以至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竟然成为愚民的手段之一,真不知孔老先生作何感想。

说完“时代的产物”和“历时与人民的选择”,我们说回“中庸之道”。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高的境界,有多高呢?就是非常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多大锅下多大米”“掂量着自己吃几碗干饭”,再通俗点就是:我能吃半碗就只盛半碗,而不是我能吃一碗,中庸一下,那就只吃半碗。也不是现在不少人所推崇的“不做出头鸟,只做中等人”。孔子说这种就叫“骑墙磨裤裆”(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这里的乡愿就是老好人的意思,不用想太明白每个字的意思,这是哲学,不是讨论文学,不求甚解,会意。)但是,孔子“中庸之道”对于个人来说太难了,以至于没人能完全达到标准,只适合用来作为治世之道。

其实,从孔子的许多言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于人如何做人的态度,但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专制,这些思想传到我们耳中已经变了许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场雪下的很平静, 雪后也没有刮东北风。 午后,天有点暖。 路旁的小树林。 椅子上,几位老人。 两人在畅谈着,不时...
    兔子要快跑阅读 382评论 0 0
  •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记起这里的点点滴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有的一切,皆有因果) 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
    42d48cde4548阅读 182评论 0 1
  • 我在我的电脑前养了两株仙人球,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株相对而立,在我电脑前遥遥相望。 起初我买这两株小家伙的时候只...
    肥玉书生阅读 918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