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走出轮回

一次沟通,

荔枝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小秘密,

让我知道,

原来,

这位温文儒雅的妈妈背后,

也会有如此火爆的一面。



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我说,最近荔枝会有这种状况,就是有情绪的时候,会把自己身上的东西都扔掉。就像今天,孩子因为不想穿鞋子,把自己的鞋子扔了,说:我不想要穿鞋。


我把鞋子拿回来,孩子再扔一次。我问孩子:请问确定不要鞋子了是吗?孩子说,是的,我就不要。不知道在家的时候,荔枝是否也会这样呢?


荔枝妈妈说,这事情都怪我。孩子这火爆性格随我,我在家有情绪的时候也是会扔东西,所以孩子可能学到了吧。一天工作下来挺累了,孩子还一直折腾,有时候我的情绪上来了,就把东西当着孩子的面摔,这样孩子就安静下来了。


是的,孩子把妈妈的行为原封不动的复制过来了。


我给荔枝妈妈提建议,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如实的告诉孩子,例如,此刻妈妈很愤怒,但,这份愤怒,是妈妈自己的,跟荔枝无关,我需要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在我调整的过程中,我希望我能够自己一个人不被打扰,所以请荔枝自己一个人玩,当我调整好了,我会在跟你一起玩的。


荔枝妈妈说,说完这些话,自己还不气得个半死。只能说尽量调节吧。


可是,荔枝妈妈,你就是荔枝的原生家庭,孩子就是你的翻版了呀。

当妈妈无法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孩子也学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亲子一场,不过一场轮回


这天的事情特别多。


家里九点就要来客人,此时已到八点,你需准备好十个人的饭菜。可此刻,只有你一个。看着满桌子的原材料,你有点头皮发麻,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这时候,客厅传来一阵洒水声。原来,孩子又在客厅玩水了,而且他还把水洒满了客厅的地,到处都是湿哒哒的。


你感觉一股怒气直冲头顶,胀红的脸就像马上要爆发的火山。心里想着,今天事那么多,孩子怎么就不能省省心呢?


孩子观察到你的情绪不对劲,战战兢兢地蜷缩在墙角,双手颤抖地保护着自己的头,嘴里喊着不要,就像受了伤的小猫。


那瞬间,你扬起来的手,停在半空中,慢慢的,放下了。因为,你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你想起了你的小时候,大过年的与伙伴们在客厅追逐打闹,尽管妈妈已经多次提醒不能追逐,但玩在兴头上的你,怎么可能停下来。


一不小心,碰倒了一个杯子,连锁反应,一起摔坏了好几个杯子,原本热闹的聚会不欢而散,妈妈向你投来恶狠狠的眼光,仿佛想把你整个人吞噬掉一样。


你被妈妈的眼光吓坏了,不敢再动,乖乖的坐在沙发上。亲戚好友走了以后,你的保护盾也走了,迎接你的是妈妈的一顿暴打。


你战战兢兢地蜷缩在墙角,双手颤巍巍地保护着自己的头,嘴里喊着不要,不要。


你想起了你的叛逆期,那是唯一一次的反抗,反抗妈妈的棍棒教育。也是那一次,妈妈向你哭诉,外婆在妈妈出嫁的时候,仍然为一件小事而狠狠的打了妈妈。


那时候的你心里想着,等我长大了,我有孩子了,我肯定要好好呵护我的孩子,不能让她受这样的棍棒教育。可是此刻,你的孩子,却在经历你童年的那一刻。


原来,亲子一场,不过一场轮回。

你在走你原生父母曾走过的路,你的孩子,在走你曾走过的路。

那些你过去无法接纳放下的苦,你的孩子,替你来承担。

那些过往不曾走出的伤,你的孩子,继续承担。


孩子看到你的手放下来,马上走过来抱抱你。用他的小脸蛋蹭蹭你的小腿,仿佛你才是那个受伤的人,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慰你。



轮回,就是强迫性重复


武志红说:其实我们这一生,就是不断地在“轮回”。我这里要讲的“轮回”,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并且,这个“轮回”,其实是我们自己追求的结果。


强迫性重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一个人固执地、不断地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当你的童年充满了恐惧暴力,你的成年也充斥着家暴恐惧,这份恐惧,或由你来承担,或由你的下一代承担。

当你的童年充满了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你的成年也对周遭的环境充满了不信任,这份不安全,或由你来承受,或由你传给了你的下一代。

当你的童年充满了自卑嫉妒悔恨,你的成年也在继续着这些负面情绪,这份情绪,或由你来承担,或由你来传承给你的下一代。

当你的童年充满了爱和自由,你的成年也在传递着这份爱,这份爱,也传承给了下一代。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曾受的心理创伤,会驱使ta成年后不自觉的强迫性的,在现实生活中重复童年时痛苦的情节和关系。


这实际上是一种试图治愈童年创伤的本能努力。

 

但这种努力与过往一样,总是以失败告终,失败后又会激发下一轮的努力,如此循环反复,就形成了强迫性重复。


当一段心理创伤,无法被看到,被接纳,被放下,他就会不停的出现,不断的重复,直到被疗愈为止。


就像一个棍棒教育家庭出来的孩子,如果他无法觉察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无法自我成长走出轮回的路,那么,他的下一代,也依然会被家暴。


孩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走出轮回


养育孩子的过程,很多童年时所受的创伤都会在某个相似的场景再现。


例如,当孩子因没看路摔跤而哭泣的时候,通常会有以下几个反应:

① 也许你会说:摔倒了就爬起来,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遇到事情要隐藏自己的情绪)


② 也许你会说:你看看,旁边的小朋友都笑你了,还哭,快别哭啦!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哭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我很羞耻)


③ 也许你会说:都怪这块地,我们多踩ta几脚!别哭了啊!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推卸责任,遇到事情不是我的错)


④ 也许你会说:说了你多少次!叫你走慢点,要看路!不听!现在摔疼了吧!(孩子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值得被爱)


这些创伤体验,你所有对待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你的养育者教给你的。

你的养育者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你的孩子。

这是一场生命的轮回,而孩子,就是走出轮回的机会。

而你,有机会走出轮回!


养育孩子,也是一场自我疗愈。诗人鲁米曾说:伤口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当我们开始自我觉察,觉察与孩子的交往,我们就走出了生命轮回的第一步。

当我们开始自我疗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疗愈童年的创伤,孩子也因此能走出这场生命的轮回。


孩子,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走出轮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